[发明专利]触控电路图形结构及制造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6581.5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宽鑫;黄萍萍;严建斌;张浩;蔡志雄;肖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图形 结构 制造 方法 面板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电路图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作为一种代替或补充普通键盘和鼠标的输入设备用来操控电子设备实现各种功能。
现有的用于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触控输入方式,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电磁感应式及音波感应式等。其中,电容式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以手指或感应笔对面板的表面进行触碰,受触碰位置的面板的内部产生电压及电流的变化,以侦测出面板表面接受触碰的位置,以达到触控输入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一般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会把基材上的导电涂层蚀刻出不同的导电模块,形成X(X0-X7)方向和Y(Y0-Y4)方向的电极轴。当使用者以手指或其它接地导电物体接触面板(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时,触碰到的X轴和Y轴就分别会产生电容变化,控制器就会根据该电容变化的X轴和Y轴的位置,判断出手指在触控面上碰触的位置。
一种传统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201,包括有设置在一基板205上的两个电容感应层202和203,其间以一中间绝缘层204分隔,以形成电容效应。每一电容感应层包括实质平行排列的多个导电元件,两个电容感应层中的导电元件实质上彼此垂直。这些电极导电元件均由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制成。
上述传统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设置有两层电容感应层,整体结构较厚,且由于导电元件均由ITO制成,其阻抗较大,导致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信号传递灵敏度难以提升。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来解决上述传统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触控显示屏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触控电路图形结构整体结构厚度大且信号传递灵敏度低的问题和缺陷。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屏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成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屏。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一基板上制造触控显示屏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方法,包括:一种用于在一基板上制造触控显示屏的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形成一透明导电层,其厚度为步骤b,形成一绝缘层,其厚度为1μm-5μm;步骤c,形成一导电层,其厚度为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导电层之间。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前述方法形成在基板上的用于触控显示屏内的触控面板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包括:一透明导电层,其厚度为一导电层,其厚度为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其厚度为1μm-5μm。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屏的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设置在基板上用来传导上述触摸感应信号的第一周边线路和第二周边线路;以及一用来接收并处理所述触摸感应信号的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只包括有一电容感应层,可以有效的较低整个触控面板的厚度,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导线,可减低各组第二电极区块与对应的第二周边线路之间的阻抗,以提升各电极区块与周边线路间的信号传递的灵敏度。并且,第一与第二电极区块能在一次加工中布设形成,周边电路可以和第二导线同时形成,从而减少了布设触控电路图形结构所需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电容式触控面板感应原理图。
图2为传统的电容式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触控电路的图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至图6为制作图3中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触控电路图形结构第一、二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