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酰胺热熔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6838.7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旭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7/08 | 分类号: | C09J177/08;C09J177/06;C09J11/06;C08G6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9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热熔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酰胺热熔胶,属于热熔粘合剂领域。
背景技术
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是由二聚酸与二元胺或多元胺缩合而成,对各种极性基材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应用范围广,环保无溶剂,较好的耐化学性能及优异的成型性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包装、机械等行业。然而普通的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高温粘度高,所以需要高于软化点30~80℃的温度范围进行施胶,所冷却速度也很慢,不利于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吸水性小、环境友好的的共聚酰胺热熔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聚酰胺热熔胶,所述共聚酰胺热熔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脂肪族二元酸8-10份、二聚酸5-15份、C2-18脂肪族二元胺8-12份及抗氧剂0.5-2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共聚酰胺热熔胶高温粘度低,易于成型,较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及机械性能,吸水率极低,环保无溶剂,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二聚酸为全部氢化的二聚酸或部分氢化的二聚酸。
进一步,所述二聚酸为全部或部分氢化的二聚酸,所述二聚酸中二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97%,三聚体酸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2%,单体酸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
所述二聚酸来自大豆油、棉籽油、桐籽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聚合而成的,故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为可再生资源,对环境无害。采用氢化二聚酸又可提高聚酰胺热熔胶的耐老化性能。
进一步,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1,2-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肼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抗氧剂的引入有效的阻止了在热熔胶高温合成过程中的氧化,以及提高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的抗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脂肪族二元酸、二聚酸及抗氧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氮气的保护下,搅拌,加热,温度升温至50~120℃,保温1小时后,再加入、C2-18脂肪族二元胺,并不断搅拌,反应1~5小时;然后再慢慢升温30~120分钟,温度升至220~280℃,并不断蒸出反应生成的水,保温,反应3小时,然后再在小于1000Pa的压力下,保持1~5小时,最后在氮气保护下出料,得到所述的共聚酰胺热熔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得了高温粘度极低,易于成型,较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及机械性能,吸水率极低的共聚酰胺热熔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四口烧瓶内加入190.00g氢化二聚酸、12.50g癸二酸、1.8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并将19.82g乙二胺装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通入氮气搅拌开始加热,于30分钟内将温度升到120℃,并于此温度开始缓慢滴加乙二胺,40分钟内滴加完毕,此时温度升到130℃,在并在此温度下成盐2小时,然后再缓慢升温,在此过程中会有水蒸出,3小时内温度升到240℃,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然后用真空泵抽真空2小时至压力为100Pa,最后在氮气保护下出料得到浅黄色胶条。
实施例2
在四口烧瓶内加入193.10g二聚酸、15.0g癸二酸、1.0g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6g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并将29.80g乙二胺装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通入氮气搅拌开始加热,于60分钟内将温度升到120℃,并于此温度开始缓慢滴加乙二胺,60分钟内滴加完毕,此时温度升到130℃,并在此温度下成盐2小时,然后再缓慢升温,在此过程中会有水蒸出,3小时内温度升到280℃,在此温度下保持5小时,然后用真空泵抽真空3小时至压力为200Pa,最后在氮气保护下出料,得到浅黄色胶条。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旭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旭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用缓膨改性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制环氧修补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