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A/AM/NVP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8213.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赖南君;吴涛;叶仲斌;刘凡;黄攀;王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8F226/10;C08F220/56;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a am nvp 共聚物 流向 改变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A/AM/NVP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油井出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水驱和聚合物驱过程中,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比较严重,使注入水和聚合物溶液沿高渗透层及高渗透层区不均匀推进,致使中低渗透层波及程度低,驱油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水驱和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
流体转向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它并不是单纯的依靠调剖堵水来降低产出液含水率,而是通过调节层内或层间矛盾、增加波及体积的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向地层深部注入水驱流向改变剂,堵住高渗带的水流通道,迫使水流改向低渗透的剩余油较多的部位或层位,调整地层深部矛盾,有效地扩大波及体积,驱出更多的剩余油,实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目前,常用的深部调驱剂为弱凝胶(WG)、胶态分散凝胶(CDG),它们的耐温抗盐性能不好,凝胶粒子尺寸较小,对高渗透、水冲刷严重地层的封堵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耐温抗盐且能有效封堵大孔道的水驱流向改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A/AM/NVP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及其合成方法,其耐温抗盐性好、封堵率高以及具有一定的剖面改善能力和耐冲刷能力,能有效的提高模拟原油采收率。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原料组分:
A、丙烯酸AA;
B、丙烯酰胺AM;
C、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
D、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
E、引发剂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F、水。
制备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原料组分重量百分数为:
A、丙烯酸AA:2%-12%;
B、丙烯酰胺AM:6%-24%;
C、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5%-30%;
D、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0.01%-0.1%;
E、引发剂硫酸铵/亚硫酸氢钠:0.1%-0.5%;
F、其余为水。
二、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制备方法
(1)在广口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AA、AM,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加入算好量的NVP,并滴加交联剂MBA,搅拌溶解完全;
(2)将上述所配溶液用pH调节剂调节样品到所需pH,然后将反应体系放入恒温水浴锅中;
(3)在玻璃棒搅拌下缓慢滴加算好量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直至引发剂完全溶解,不断搅拌,使其在恒温条件下反应4h;
(4)反应完成后,将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剪碎,然后用乙醇提纯,并在40℃烘箱中烘干,研磨成粉末备用。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是由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以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构成,形成的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具有一定的膨胀倍数;耐温抗盐性好;封堵率高;具有一定的耐冲刷能力和选择封堵能力,能有效的提高模拟原油采收率。该水驱流向改变剂可用于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红外谱图;
图2为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在标准盐水中的膨胀倍数随温度变化情况;
图3为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热稳定性;
图4为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抗盐性;
图5为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提高采收率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使用效果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合成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AM、AA,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NVP,并滴加交联剂MBA,搅拌溶解;再用NaOH调节样品到所需pH,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0℃,缓慢滴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其摩尔比为1:1),使其在氮气保护下反应4h;反应完成后,经无水乙醇洗涤、烘干,并粉碎为200目,制得AA/AM/NVP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
实施例2:共聚物水驱流向改变剂的结构表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8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带锈镀锌钢表面高附着环氧涂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