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6693.9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宇;雷宇;佟庆;罗俊;桑红石;谢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G02F1/29;G01J3/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双模 混合 集成 液晶 透镜 阵列 芯片 | ||
1.一种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包括阵列化控光架构、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其特征在于,
阵列化控光架构采用双层结构,上下层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微圆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第一液晶定向层、第一液晶层、第二液晶定向层、石墨烯共地电极、第二基片、第三液晶定向层、第二液晶层、第四液晶定向层、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第三基片;
微圆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石墨烯共地电极和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分别固定在第一至第三基片上。
微圆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和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分别包括m×n个微圆孔和微圆环孔,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各微圆孔和各微圆环孔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心线;
从微圆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和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上分别延伸出一根金属电极引线,并接入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的一端;
从石墨烯共地电极分别延伸出二根金属电极引线,并接入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的另一端;
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向微圆孔形图案化电极与石墨烯共地电极构成的液晶聚光微透镜提供第一电驱控信号,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向微圆环孔形图案化石墨烯电极与石墨烯共地电极构成的液晶散光微透镜提供第二电驱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液晶聚光微透镜和液晶散光微透镜具有同样的阵列规模并投影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光束进入阵列化控光架构后,被离散化为子入射波束阵。各子入射波束首先与受控电场激励下形成的液晶聚光微透镜相互作用完成聚束操作,进而进入受控电场激励下形成的液晶散光微透镜中,被进一步发散并经耦合后形成透射波场从芯片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还包括芯片壳体;
阵列化控光架构位于芯片壳体内并与其固连;
阵列化控光架构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通过芯片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开窗裸露出来;
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设置在芯片壳体上,并通过芯片壳体的侧面开孔裸露在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基片和第三基片的光入射面及光出射面上,分别设置有同种材质的光学增透膜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液晶定向层均由聚酰亚胺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基双模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微透镜阵列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基片均由同种材质的光学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66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电极片集流导电极耳焊接设备
- 下一篇:防溢漏电池盖和通气口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