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77643.2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耿培涛;刘爱兵;吴会超;王洋;胡晓丽;许杰峰;江涛;辛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15/34;F16N2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机 模具 润滑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压力机的模具润滑冷却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2个工作台的连续生产状况下。油压机的模具分成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个部分,模具工作温度在1300℃左右。以前的模具润滑冷却装置,通过固定在油压机立柱上的四个莲蓬头以及蝶阀来控制,通过人工抹润滑剂来完成润滑,起初的润滑冷却效果较差,模具易出现翻边开裂寿命约在500件以内。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润滑冷却装置及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劳动强度;2、运用莲蓬头来冷却未能分出冷却的强弱,对关键部位有时反而冷却不够,某些部分出现过冷却,容易造成模具损坏;3、连续生产时,钢坯在从1号工作台运送到2号工作台的等待过程中,大量的冷却水将流入红热的钢锭,降低钢温,同时改变钢锭内部组织,因此要分时控制,并且还需控制水量,这就导致冷却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对压力机的模具的润滑和冷却,同时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支座,装置支座上安装与装置支座活动连接的推力杆,推力杆与能够带动推力杆前进后退的电机连接,电机与能够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润滑冷却装置还包括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与控制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喷洒润滑冷却液和停止喷洒润滑冷却液的控制部件连接,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包括圆环状的喷洒环,喷洒环与推力杆的推力杆前端部连接,喷洒环上设置多个喷孔。
所述的装置支座上端面设置导轨,推力杆活动卡装在导轨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在装置支座侧面位置,电机与主动带轮连接,装置支座侧面位置还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套装皮带,所述的皮带与推力杆连接。
所述的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包括润滑冷却液储存腔,润滑冷却液储存腔包括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分别为液态润滑石墨乳储存腔和冷却水储存腔,喷洒环包括喷墨环和喷水环,输送管Ⅰ和输送管Ⅱ一端分别与液态润滑石墨乳储存腔和冷却水储存腔连接,输送管Ⅰ和输送管Ⅱ另一端分别与喷墨环和喷水环连接。
所述的润滑冷却液储存腔的液态润滑石墨乳储存腔和冷却水储存腔内分别设置一个压力泵,两个压力泵均与控制量压力泵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润滑冷却装置还包括中空结构的拖链,拖链设置为能够伸缩的结构,拖链一端与装置支座连接,拖链15另一端与绕过传动盘7后与推力杆前端部8连接,传动盘7与主动带轮9连接,输送管Ⅰ和输送管Ⅱ设置为穿过拖链的结构,所述的喷洒环和推力杆均设置为水平布置的结构。
所述的润滑冷却装置还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设置为工字型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包括支撑部和支座安装部,装置支座与支座安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为变频电机。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的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通过在装置支座上设置推力杆,推力杆能够相对于装置支座伸出和收回,推力杆伸缩及收回由电机控制,然后还设置有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通过包括喷墨环和喷水环的喷洒环,在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润滑冷却时,控制部件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推力杆前进,带动喷洒环延伸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位置,然后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的喷墨环和喷水环分别向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喷洒液态润滑石墨乳和冷却水,实现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润滑和冷却。本发明所述的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对压力机的模具的润滑和冷却,并且润滑和冷却充分,从而在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能够延长模具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压力机模具润滑冷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装置支座;2、推力杆;3、电机;4、控制部件;5、润滑冷却液喷洒部件;6、喷洒环;7、传动盘;8、推力杆前端部;9、主动带轮;10、从动带轮;11、皮带;12、润滑冷却液储存腔;13、喷墨环;14、喷水环;15、拖链;16、装置底座;17、支撑部;18、支座安装部;19、输送管Ⅰ;20、输送管Ⅱ;21、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涂胶的石头纸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垃圾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