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7805.2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勇;苏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00 | 分类号: | H02S30/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绿色居住环境的营造是为各国所提倡的目标,而在高度文明的世界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通过燃烧石油产生动力的各种交通工具中都会排放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提高,并造成温室效应日趋于严重,以及全球气候暖化现象,因此现今各国不断地积极开发可替代石油的替代能源,而一般替代能源主要可分为生质能源、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其中又以太阳能发电最受到瞩目,由于太阳能本身不会产生有公害、能源耗尽的问题且取得容易,因此太阳能相关产业也逐渐蓬勃发展。
太阳能模块一般安装于高处(如屋顶),以便太阳能够照射到太阳能模块,但相对来说,因位于高处则恐有被雷击的风险。对于有设置避雷针的建筑物来说,太阳能模块能通过避雷针的保护而免于受到雷电袭击,但对于无设置避雷针的建筑物来说,太阳能模块则无避雷针的庇护而恐遭受雷击。因此,对于无设置避雷针的建筑物来说,如何避免太阳能模块遭受雷击则额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设备,用于解决太阳能模块设置于无设置避雷针的建筑物时有遭雷击的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所公开的太阳能设备,包含一框架及一避雷针承载模块。避雷针承载模块包含一座体及一绝缘载管。座体位于框架上。绝缘载管具有一避雷针承载槽,且绝缘载管枢设于座体。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太阳能设备,供太阳能模块设置的框架上额外设有避雷针承载模块,且避电针承载模块能够装设一避雷针,以保护太阳能模块免于遭受雷击,进而提升太阳能模块的使用寿命。
此外,当太阳能模块的倾斜角度改变时,组装人员可调整绝缘载管的枢转角度来将偏离最佳避雷位置的避雷针调回最佳避雷位置,进而在避雷针有限的长度下获得较佳的避雷效果。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结合太阳能模块的太阳能设备设置于屋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太阳能设备结合太阳能模块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沿5-5剖面线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太阳能设备处于第一倾斜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太阳能设备处于第二倾斜角度,且避雷针偏离铅直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太阳能设备具有第二倾斜角度,且将避雷针调回至铅直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太阳能设备结合太阳能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太阳能设备
20 太阳能模块
30 避雷针承载模块
32 定位凸缘
50 屋顶
100 框架
110 装设槽
120 侧面
200 避雷针承载模块
210 座体
211 组合件
212 第一凹陷
213 第一枢接槽
214 第二凹陷
215 第二枢接槽
220 绝缘载管
221 承载部
221a 底板
221b 穿线孔
221c 环形侧板
221d 避雷针承载槽
221e 定位槽
222 隔离部
223 第一枢接部
224 第二枢接部
230 伸缩杆
231 第一杆件
231a 第三枢接部
231b 第一螺纹部
232 第二杆件
232a 第四枢接部
232b 第二螺纹部
L1 第一轴线
L2 第二轴线
L3 第三轴线
L4 第四轴线
θ1 第一倾斜角度
θ2 第二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7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