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苏打盐渍土均质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8172.7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王志春;安丰华;杨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苏打 盐渍 土均质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苏打盐渍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松嫩平原西部不同盐碱化程度的苏打盐渍土镶嵌分布,相伴共存,土壤盐碱的这种不均匀性是本区盐渍土最为普遍、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它给苏打盐渍化土壤的大面积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而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使苏打盐渍土壤均质化。以往对苏打盐渍土进行改良主要集中在田间尺度的改良,主要改良方法有施加改良剂,如在盐碱土中加入石膏,糠醛渣等,还有客土压碱法、沙子压碱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均没有考虑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所带来的盐渍化差异问题,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带来较高的生产成本,而且只适用于小尺度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苏打盐渍土的改良方法存在粗略,成本高,使用面积小和不能解决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所带来的盐渍化差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苏打盐渍土均质改良方法。
改良水田土壤时一种苏打盐渍土均质改良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绘制电导率分布图:对苏打盐碱地水田进行网格划分,利用土壤电导率测定仪对划分后的网格苏打盐碱地水田进行测定,再绘制电导率分布图;
二、碱化度分级:利用测定的电导率和定点取样测定的土壤碱化度,建立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
三、施加脱硫石膏:当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小于5%时,不施加改良剂;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5%~1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1.5t/hm2~2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10%~2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5t/hm2~8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20%~5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15t/hm2~18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50%~7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24t/hm2~28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70%~9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30t/hm2~35t/hm2;
四、旋耕:将施加改良剂后的苏打盐碱地水田进行旋耕,得到旋耕后的苏打盐碱地水田;
五、将旋耕后的苏打盐碱地水田进行水田耙地一次,再进行泡田洗盐两次,再进行排水,即完成苏打盐渍土均质改良方法。
改良旱田土壤时一种苏打盐渍土均质改良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绘制电导率分布图:对苏打盐碱地旱田进行网格划分,利用土壤电导率测定仪对划分后的网格苏打盐碱地旱田进行测定,再绘制电导率分布图;
二、碱化度分级:利用测定的电导率和定点取样测定的土壤碱化度,建立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
三、施加脱硫石膏:当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度为小于5%时,不施加改良剂;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5%~1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1.5t/hm2~2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10%~2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5t/hm2~8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20%~5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15t/hm2~18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50%~7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24t/hm2~28t/hm2;步骤二建立的苏打盐碱地旱田土壤碱化的空间网格分布图对应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碱化度为70%~90%时,施加改良剂的量为30t/hm2~35t/hm2;
四、旋耕:将施加改良剂后的苏打盐碱地旱田进行旋耕,得到旋耕后的苏打盐碱地旱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8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