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辅助化学混合镀实现二维表面金属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8818.1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松;张龙;张红刚;姜雄伟;居永凤;白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8/48 | 分类号: | C23C18/48;C23C18/18;C23C18/20;C03C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辅助 化学 混合 实现 二维 表面 金属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激光辅助化学混合镀实现二维表面金属结构的方法。
技术背景
化学镀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以其工艺简便、节能、环保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镀使用范围很广,镀金层均匀、装饰性好。而选择性化学镀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印制线路板(PCB)孔金属化和塑料电镀。PCB孔、微型器件等集成电路技术需要特殊结构的金属化;一些特殊功能的陶瓷要求表面金属化,一方面解决陶瓷微粒与金属基体的浸润问题,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焊接使陶瓷与电子元件相连,并且某些结构的金属化还可实现电磁屏蔽等一系列功能,来适应航空和军事方面的特殊要求。
铜镍合金混合镀不仅可以增加镀液稳定性,镀层更加致密,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时兼具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此同时,金属镍的存在能够起到催化作用,增加化学镀的速率。专利201010207017.6“一种化学镀镍溶液”,在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加入了耐蚀剂,提高了镀层的耐腐性。该发明将耐蚀剂中的少量金属还原出来,来提高镍层的耐腐蚀性,并且还需加入稳定剂,光亮剂等。专利200710013530.4“利用飞秒激光实现玻璃表面选择性金属化的方法”在玻璃上涂一层硝酸银薄膜,利用飞秒激光辐照玻璃在其表面有选择性地形成Ag颗粒,再利用化学镀铜的工艺实现玻璃表面激光辐照部位的金属化。该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制造选择性的金属化图案。但是该方法需要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硝酸银薄膜,成膜工艺相对比较复杂,特别当基片尺寸较大时,硝酸银薄膜难以制备;以上两种方法只提供了单一金属镍和铜的化学镀法,铜镍合金的制备还没有被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辅助化学混合镀实现二维表面金属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可在硬质基底或柔性衬底上制作二维的金属合金结构,制作的铜镍合金理论上同时具备导电和导磁的性质,可在电磁屏蔽、微流控芯片、集成电路等微纳器件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辅助化学混合镀实现二维表面金属结构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①二维结构制作:在基底上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加工表面二维网栅结构;
②激光辅助还原:将制备有二维网栅结构的基底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该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mol/L;硝酸银溶液高于基底上表面2mm以下;利用飞秒激光在所述基底的二维网栅结构上辐照,实现结构上金属银的还原;
③清洗:利用去离子水对激光还原后存在金属银的二维网栅结构的基底进行冲洗,除去基底上残留的硝酸银溶液;
④化学镀:对激光还原后的基底进行铜镍合金化学混合镀,采用的化学镀液的成分和浓度如下:
采用PH值为13的NaOH溶液对所述的化学镀液的PH值进行调节,使所述的化学镀液的PH值为12.5,镀液放置在带有搅拌的水浴锅内,镀液温度为60°~90°,将激光还原存在金属银的二维结构经过清洗后置于水浴锅内,同时伴随着搅拌,搅拌速度为600~800rpm/min,化学镀时间为1~2h;
⑤后清洗:利用去离子水、乙醇、丙酮分别对已镀铜镍合金的基底冲洗,除去表面存留的化学镀溶液。
所采用的基底的材料为K9玻璃、硫化锌或者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飞秒激光的波长为780nm,重复频率为80MHz,脉冲宽度为120fs,聚焦物镜的倍数为100x,数值孔径为1.35,所用的激光功率为10mw~50mw。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结合激光辅助还原和化学混合镀技术,可在硬质基底或柔性衬底上制作二维的金属合金结构,本发明制作的铜镍合金理论上同时具备导电和导磁的性质,可在电磁屏蔽、微流控芯片、集成电路等微纳器件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强激光对k9玻璃表面加工,飞秒激光辅助化学混合镀来实现二维金属网栅的加工制作,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8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时钟文化乐园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