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8956.X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海;张泓;张荣;徐芬;刘倩楠;张春江;黄峰;张雪;陈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16;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复配米 粽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全球公认的全营养食品,一般来说,新鲜马铃薯中约含9~20%淀粉、1.5~2.3%蛋白质、0.1~1.1%脂肪、0.6~0.8%粗纤维。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可消化成分高,易被人体吸收,其品质与动物蛋白相近,可与鸡蛋媲美。马铃薯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等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此外,马铃薯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及矿物质(如钙、磷、铁等)等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是禾谷类粮食中所没有的。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北方,以枣粽居多,在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但以马铃薯复配米为主的粽子,在市场上还尚未有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中以马铃薯复配米为主,充分发挥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和糯米的营养成分不足相补充。同时,本发明使用的马铃薯复配米使用的时候无需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操作简单,容易煮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1)、备料:按照质量份计,取马铃薯复配米80-100份,糯米20-30份;
步骤2)、洗米:将糯米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后,在清水中浸泡4-8个小时,将马铃薯复配米淘洗1-2次备用;
步骤3)、混合:将步骤2)中的糯米和马铃薯复配米混合,加入食盐,搅拌均匀;
步骤4)、包制粽子:将步骤3)中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甜玉米穗的苞叶中,包制成粽子;
步骤5)、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制,煮制时间为0.5-1小时,煮制后冷却即制得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
马铃薯复配米是由马铃薯全粉、玉米粉和大米粉混料之后,放入双螺杆挤压成型装备经过挤压成型,冷却和干燥后制得的。
优选的是,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糯米和马铃薯复配米按照质量1∶4-6秤取。
优选的是,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糯米在清水中浸泡6个小时,马铃薯复配米无需浸泡。
优选的是,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煮制粽子时,煮制时间为0.5小时。
优选的是,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中,所述食盐用量和物料用量按质量比为10∶500-800。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方法以马铃薯复配米为主,充分发挥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和糯米的营养成分不足相补充。同时,本发明使用的马铃薯复配米使用的时候无需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操作简单,容易煮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按照以下的方法制备得到:
步骤1)、按照质量份计将大米粉70份、马铃薯全粉30份和玉米粉10份混合均匀,其中,大米粉、马铃薯全粉、玉米粉三者的粗细度分别为90目、100目和90目;
步骤2)、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压成型装备,挤压成型得到马铃薯营养复配米半成品,其中,挤压温度加热方式为多阶段变温加热方式,双螺杆挤压成型装备分六个加热区,第一区加热温度为20℃,第二区加热温度为60℃,第三区加热温度为90℃,第四区加热温度为115℃,第五区加热温度为110℃,第六区加热温度为85℃;
步骤3)、将所得马铃薯营养复配米半成品冷却2个小时,然后在温度20℃条件下,干燥时间5个小时,得到马铃薯营养复配米成品。
马铃薯复配米粽子的加工:
步骤1)、备料:按照质量份计,取马铃薯复配米80份,糯米20份;
步骤2)、洗米:将糯米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后,在清水中浸泡6个小时,将马铃薯复配米淘洗2次备用;
步骤3)、混合:将步骤2)中的糯米和马铃薯复配米混合,加入2份食盐,搅拌均匀;
步骤4)、包制粽子:将步骤3)中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甜玉米穗的苞叶中,包制成粽子;
步骤5)、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制,煮制时间为0.5小时,煮制后冷却即制得所述的马铃薯复配米粽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8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蒜、洋葱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玉米皮膳食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