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置式非规则齿轮行星轮系扎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9039.3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武;周文琪;唐汉;王奇;王金峰;多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2 | 分类号: | A01C23/02;A01C19/0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置式非 规则 齿轮 行星 轮系扎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装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液态肥扎穴施肥机构。
背景技术
深施型液态施肥机是一种将液态肥深施到土壤当中、且作用在根部附近的作业机具,具有节肥效果明显、并能增产、增收、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机具上的扎穴机构是其关键作业机构,该机构实现了喷肥针扎入土壤并喷出液态肥的功能,但是,由于现有扎穴机构是正置式,即喷肥针轨迹与垄上面是垂直的,使喷肥针很难保证入出土的垂直度,容易造成和产生较大穴口,并伤害到作物的叶及根部,影响作物对液态肥的吸收和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斜置式非规则齿轮行星轮系扎穴机构,本机构采用非规则齿轮行星系的变传动比运动,达到满足喷肥针具有较高的入出土垂直度、得到较小穴口、避免伤及作物子叶和根系、减少液态肥挥发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斜置式非规则齿轮行星轮系扎穴机构包括链轮壳体及可转动的安装在链轮壳体内的链轮轴,驱动链轮固装在链轮轴上,驱动链条套装在驱动链轮上,在所述链轮壳体左、右外侧部上相互对称的固装箱体座,齿轮箱体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座上,太阳轮轴可转动的插配在箱体座中心孔内,且所述太阳轮轴与链轮轴之间设有夹角,万向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链轮轴和太阳轮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轮轴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体固装,在太阳轮轴上可转动的套装非规则太阳齿轮,所述非规则太阳齿轮与箱体座固装成一体,在所述齿轮箱体内可转动且与太阳轮轴相互平行的依次安装上行星轮轴、上中间轴、下中间轴和下行星轮轴,所述上行星轮轴与下行星轮轴、上中间轴与下中间轴相互对称,在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上分别固装第二非规则中间上齿轮、第一非规则中间上齿轮和第二非规则中间下齿轮、第一非规则中间下齿轮,在上行星轮轴和下行星轮轴上分别固装上行星非规则齿轮、摇臂和下行星非规则齿轮、摇臂,所述非规则太阳齿轮分别与第一非规则中间上齿轮和第一非规则中间下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非规则中间上齿轮与上行星非规则齿轮啮合,第二非规则中间下齿轮与下行星非规则齿轮啮合,在所述摇臂上固装施肥针。
本发明创造通过万向联轴器的传动,实现了对作物的斜置式深施液态肥的作业,避免了对农作物子叶和根系的伤害,利用各非规则齿轮变传动比特性,使施肥针的扎穴、出穴运行轨迹始终保持与垄帮平面较高的垂直度,满足和实现了在垄台面上得到较小穴口的作业要求,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运行平稳可靠、作业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斜置式非规则齿轮行星轮系扎穴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各非规则齿轮结构及啮合展开示意图;
图3是采用再现函数方法求得非规则齿轮节曲线施肥针尖点的运行轨迹图。
图中件号说明:
1、链轮壳体、2、摇臂、3、施肥针、4、齿轮箱体、5、上行星非规则齿轮、6、第二非规则中间上齿轮、7、第一非规则中间上齿轮、8、非规则太阳齿轮、9、第一非规则中间下齿轮、10、第二非规则中间下齿轮、11、下行星非规则齿轮、12、下行星轮轴、13、太阳轮轴、14、上中间轴、15、上行星轮轴、16、箱体座、17、万向联轴器、18、驱动链轮、19、链轮轴、20、驱动链条、21、下中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9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