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9311.8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林辰宇;陈佑恒;徐姵琪;王晓婵;郑秉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尤其是涉及其保护层与走线的对应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触控面板通常具有触控区(toucharray)、接垫组(bondingpadset)、 以及多条走线(trace)于基板上。走线可电连接接垫组与触控区的多个感应电 极,而接垫组的多个接垫通常电连接至外部电路如软式电路板(flexiblecircuit board),使外部电路的电流或信号能经由接垫与走线传递至触控区,促使触 控面板运作。
在现有制作工艺中,往往采用保护层保护上述触控面板。然而在使用一 段时间后,水气会由保护层与基板之间的缝隙渗入,造成走线腐蚀。综上所 述,目前亟需新的规格以确保长时间使用触控面板后,保护层仍能有效保护 走线不受水气腐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 触控区与非触控区,且非触控区包围触控区;多个感应电极,位于触控区上, 多个金属走线,位于非触控区上并电连接至感应电极;保护层,覆盖金属走 线,且保护层的边缘与金属走线之间的距离至少大于140微米。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保护层的边缘与金属走线之间的 距离介于140微米至390微米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接垫电连接金属走线,且 接垫延伸出保护层的边缘以连接至外部电路。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保护层的边缘,与电连接至接垫 的金属走线之间的距离至少大于140微米。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保护层全面性的覆盖触控区,并 由触控区连续性的延伸至非触控区。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保护层具有位于非触控区上的第 一边缘,以及由非触控区向触控区延伸的第二边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第二边缘位于感应电极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中第二边缘位于感应电极与金属走 线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触 控面板整合至显示面板。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面板夹设于显示面板与 盖板之间,且盖板上形成有黑色矩阵,黑色矩阵与金属走线重叠。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面板的该基板作为显示 面板的上基板,且盖板上形成有黑色矩阵,黑色矩阵与金属走线重叠。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黑色矩阵夹设于基板与金 属走线之间,以及显示面板位于触控面板上。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与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上视图;
图2A与图2B为对应图1A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图2C与图2D为对应图1B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图2E与图2F为对应图1C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图3、图4、与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A-A、B-B剖线
D1、D2、D3、D4、D5距离
10基板
11金属走线
13触控区
14非触控区
15接垫
17保护层
17A第一边缘
17B第二边缘
100触控面板
131感应电极
300、400、500触控显示装置
305、405、505显示面板
310盖板
320、510黑色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9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