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树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9388.5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忠波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23/06;C08L23/16;C08K13/06;C08K9/02;C08K3/02;C08K3/22;C08K5/521;C08K5/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3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苯乙烯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树脂。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在打印机、复印机、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壳体领域或家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这些产品对材料的阻燃性有较高的要求,苯乙烯系树脂属于易燃材料,通常需要加入阻燃剂及助剂才能达到要求的阻燃级别,在实际使用中的阻燃协助剂属于无机阻燃剂领域,用量受到限制,若是使用量过多会影响苯乙烯的抗冲击性能。
现阻燃剂包括有卤素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其中卤素阻燃剂以其优异的性价比占据有大部分领域,特别是溴系阻燃剂由于其高效的阻燃效率广泛应用于阻燃苯乙烯树脂。
虽然卤素阻燃剂的广泛应用,但卤素阻燃剂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等产物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已经为各国所重视。欧盟已经于2006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卤素阻燃剂,因此改进阻燃剂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无卤阻燃剂替代原卤素阻燃剂特别是溴系阻燃剂,并通过本技术方案实现聚苯乙烯组合物的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树脂,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70-75%的聚苯乙烯,3-5%的聚乙烯,1-5%的冲击改性剂,3-5%的阻燃协助剂,0.1-0.6%的助剂,13-25%的阻燃剂及1.2-1.5%的偶联剂。
所述聚苯乙烯树脂为经过冲击改进剂改性的聚苯乙烯树脂;测试条件下100℃,5%乙苯溶液中运动粘度m2/s为0.10-0.15;200℃,5kg时聚苯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13g/10min。
所述冲击改性剂的组成为三元乙丙橡胶。
所述的阻燃剂为钛白粉多层包覆灰色红磷、亚磷酸脂类或磷酸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助剂包括粘度大于1000pa.s的二甲基硅油润滑剂、硅酮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聚乙烯蜡或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阻燃协助剂为氢氧化锌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铝酸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聚苯乙烯中加入无卤素阻燃剂,并且产品性能没有变化,实现替代卤系阻燃剂在使用时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2,通过在本申请中加入聚乙烯,能够有效的提高聚苯乙烯的抗热性能,提高燃点温度。
3,在本技术方案中阻燃协助剂同时也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选用的是下列组分,聚苯乙烯选用熔体流动速率10g/10min,苯乙烯残留单体含量100ppm;阻燃剂选用的是钛白粉多层包覆灰色红磷,助剂选用的是二甲基硅油,偶联剂选用的是硅烷偶联剂。
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树脂,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70-75%的聚苯乙烯,3-5%的聚乙烯,1-5%的冲击改性剂,3-5%的阻燃协助剂,0.1-0.6%的助剂,13-25%的阻燃剂及1.2-1.5%的偶联剂。
所述聚苯乙烯树脂为经过冲击改进剂改性的聚苯乙烯树脂;测试条件下100℃,5%乙苯溶液中运动粘度m2/s为0.10-0.15;200℃,5kg时聚苯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13g/10min。
所述冲击改性剂的组成为三元乙丙橡胶。
所述的阻燃剂为钛白粉多层包覆灰色红磷、亚磷酸脂类或磷酸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助剂包括粘度大于1000pa.s的二甲基硅油润滑剂、硅酮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聚乙烯蜡或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阻燃协助剂为氢氧化锌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铝酸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实施例1
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树脂,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70%的聚苯乙烯,3%的聚乙烯,1%的冲击改性剂,3%的阻燃协助剂,0.1%的助剂,21.7%的阻燃剂及1.2%的偶联剂。
实施例2
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树脂,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74%的聚苯乙烯,4%的聚乙烯,3%的冲击改性剂,3%的阻燃协助剂,0.6%的助剂,13.4%的阻燃剂及1.5%的偶联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忠波,未经黄忠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9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