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纳米Fe粉末冶金气门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0502.6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奚杰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8;B22F5/00;C22C38/6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王玉霞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fe 粉末冶金 气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含纳米Fe粉末冶金气门座,将予合金化粉末进行压制,烧结和机械加工,制得汽车零部件,属于汽车零部件冶金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门座是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重要部件,它与气门组成一对重要密封磨擦付,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座受到气门冲击,高温(530~870℃)燃烧气体的冲刷、腐蚀、以及燃烧产物、空气中灰尘的磨损,另外还受到热冷应力交替作用,它极易产生变形、烧损,甚至断裂,因此不但要求气门座材料耐磨、耐腐蚀、抗高温,还要求一定径向压溃强度。
发动机气门和气门座处于严酷的热力,化学和机械力状况下工作,其承受着高应力(发动机最高燃烧压力可达20MPa)、高工作温度(气门头低平面中心达870℃)和腐蚀环境(高温燃气侵蚀、硫化、V2O5)腐蚀和氧化作用)。
根据上述气门座的工作环境,为保证其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燃料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纳米Fe粉末冶金气门座,使本产品抗压强度高,具有很好的耐磨、耐热、耐腐蚀以及抗冲击性。
本发明的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纳米Fe粉末冶金气门座,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Wt%):碳:0.9-2.0,铬: 3.0-6.0,钼: 2.0-5.0,镍: 1.0-2.0,钴: 3.0-6.0,纳米Fe: 0.1-0.3, 铜: 12-30,二氟化钙: 0.08-0.12, 二硫化钼: 0.04-0.07,硫化锰: 0.05-0.08,云母: 0.1-0.5, 硅酸盐: 0.3-0.6,氮化硼: 0.08-0.12,铅: 0.08-0.12,石墨1.0-1.6,余量为铁。
优选地,所述气门座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wt%的各组分:碳1.0-1.8,铬3.5-6,钼2.5-5.0,镍1.3-2.0,钴5.5-6.0,纳米Fe 0.2-0.3,铜16.0-26.0,二氟化钙0.1-0.12,二硫化钼0.05-0.07,硫化锰0.06-0.08,云母0.16-0.5,硅酸盐0.3-0.6,氮化硼0.08-0.12,铅0.09-0.12,石墨1.1-1.5,余量为铁。
优选地,所述碳0.9-1.5,铬4.5-6.0,钼3.5-5.0,镍1.0-1.8,钴3.0-5.0,纳米Fe 0.1-0.25,铜18.0-25.0,二氟化钙0.08-0.11,二硫化钼0.05-0.07,硫化锰0.05-0.08,云母0.2-0.5,硅酸盐0.3-0.6,氮化硼0.08-0.12,铅0.1-0.12,石墨1.0-1.5,余量为铁。
上述含纳米Fe粉末冶金气门座的制造方法,基础粉采用水雾化制备的低合金粉末+几种配方量的高合金粉末(铬、钼、钴)及纳米Fe+配方量的自润滑性的固体材料(二硫化钼,硫化锰,云母,硅酸盐,氮化硼,铅,石墨)机械混合40分钟后,压制,将烧结胚局推焊式烧结炉,在氨分解气氛中,温度在1100-1150℃进行烧结4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通过改进高压水雾化制粉技术以及合理添加一定含量的铬、钼、钴高合金和纳米Fe及自润滑的材料,通过机械混合、压制、烧结。由于铜溶浸工艺的采用,使气门座的导热性、热强度和耐磨性等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第二,纳米Fe元素加入,可以细化晶粒,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因为铜溶浸工艺的采用,其导热性比现有技术提高3倍,抗压强度提高2倍;
第三,本发明由于碳高、铬、钼、钴和纳米Fe容易形成网状碳化物,这样,硬的碳化物与在相对软的基体上镶嵌着硬质点的组织结构,明显地提高气门座的耐磨、耐热、耐腐蚀以及抗冲击性;
第四,本发明采用具有自润滑性的固体材料:气门座的接触面在温度高于300℃后摩擦表面高温作用下,形成了一层具有坚固的、粘着力强的氧化膜,将气门和气门座两者接触面隔离,由于这样的氧化膜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而起了良好的减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奚杰,未经奚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0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