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2181.3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司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金属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共晶Al-Si合金由于密度小、比强度高、铸造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同时要求低密度与高耐磨性的场合,如汽车发动机缸体,空压机缸体及缸盖等。
但采用普通铸造方法获得的该合金组织中硬而脆的初生Si相为粗大的块状,极易脱落,划伤基体,严重地恶化其减磨性能和切削性能,限制了这类合金在生产中的应用。
在相对硬的基体中加入一种或几种低熔点元素形成软质相能够赋予材料自润滑性能,从而改善材料的减磨和切削性能。锡(锡)的熔点仅为220℃且由于其与Al间的互不相溶性,在铝或铝合金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加入到铝或铝合金中能够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摩擦副咬合的几率。一种含锡的Ai-Si合金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材料耐磨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由下列物质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结晶硅18.62%~19.66%,金属铝74.48%~78.64%,金属锡1%~6%,Al–2.5P金属合金0.7%~0.9%。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金属铝为纯度为99.7%的工业纯铝。
作为进一步优选,结晶硅与金属铝的重量比为1:4。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Al–2.5P金属合金是指含有质量分数为2.5%磷的铝磷合金。
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电阻炉中加入金属铝和1/3的结晶硅,加温使之完全熔化,再向其中加入剩余2/3的结晶硅;
b、待步骤a中的结晶硅完全熔化后,将温度降至715℃~72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金属锡;
c、待金属锡完全熔化后,将温度升高至845℃~855℃,加入Al-2.5P金属合金,之后用0.5%六氯乙烷排出电阻炉内的空气,恒温30min;
d、最后在755℃~765℃温度下浇注预热195℃~205℃的金属模具中,即得抗磨轻金属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在工业行业中有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磨损率随金属锡加入量的变化曲线
图2为摩擦系数随金属锡加入量的变化曲线
图3为硬度随金属锡加入量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由下列物质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结晶硅19.66%,金属铝78.64%,金属锡1%,Al-2.5P金属合金0.7%。
制备方法:
a、在电阻炉中加入金属铝和1/3的结晶硅,加温使之完全熔化,再向其中加入剩余2/3的结晶硅;
b、待结晶硅完全熔化后,将温度降至71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的纯金属锡;
c、待金属锡完全熔化后,将温度升高至855℃,加入0.7%Al-2.5P金属合金,之后用0.5%的六氯乙烷除气,保持静止30min;
d、最后在755℃温度下浇注预热205℃的金属模具中,即得抗磨轻金属材料。
实施例2:
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由下列物质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结晶硅19.24%,金属铝76.96%,金属锡3%,Al-2.5P金属合金0.8%。
制备方法:
a、在电阻炉中加入金属铝和1/3的结晶硅,加温使之完全熔化,再向其中加入剩余2/3的结晶硅;
b、待结晶硅完全熔化后,将温度降至72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3%的纯金属锡;
c、待金属锡完全熔化后,将温度升高至845℃,加入0.8%Al-2.5P金属合金,之后用0.5%的六氯乙烷除气,保持静止30min;
d、最后在765℃温度下浇注预热195℃的金属模具中,即得抗磨轻金属材料。
实施例3:
一种抗磨轻金属材料,由下列物质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结晶硅18.66%,金属铝74.64%,金属锡6%,Al-2.5P金属合金0.7%。
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2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套筒类零件局部电镀的工装
- 下一篇:电池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