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2282.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盐浦勇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43/04 | 分类号: | F02M43/04;F02D19/06;F02D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喷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至少使用气体燃料作为驱动用燃料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有至少使用气体燃料作为驱动用燃料的内燃机的车辆,例如已知搭载有将作为液体燃料的汽油和作为气体燃料的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以下,简称为“CNG”)等多种燃料用作驱动用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的车辆。
一般来说,搭载有双燃料发动机的车辆对内燃机中形成的各气缸具备用于喷射汽油的喷射器和用于喷射CNG的喷射器,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并且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案,在特开2004-124891号公报中已提出针对使用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用1个液体燃料的喷射装置对多个气缸供给液体燃料的方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248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特开2004-124891号公报中提出的方案虽然考虑了液体燃料的喷射装置,但并未考虑到与液体燃料的喷射装置相比价格较贵的气体燃料的喷射装置,因此存在未充分地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结构的简化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与现有的燃料喷射装置相比能够充分地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结构的简化的燃料喷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设置有喷射气体燃料的气体燃料喷射器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燃料供给管,其在位于气体燃料喷射器的下游侧分支,形成与内燃机中形成的气缸中的2个气缸连通的燃料供给通路,用于向该2个气缸均等地供给气体燃料;以及喷射控制部,其控制气体燃料喷射器,使得在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以及排气冲程的一系列的4个冲程之中,2个气缸中的特定气缸处于排气冲程时开始气体燃料的喷射。
作为本发明的第2方面,可以是,燃料供给通路与特定气缸和点火顺序排在特定气缸后第一顺位的气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第3方面,可以是,燃料供给通路与特定气缸和点火顺序排在特定气缸后第二顺位的气缸连通,喷射控制部进一步控制气体燃料喷射器,使得在点火顺序排在特定气缸后第二顺位的气缸处于排气冲程时开始气体燃料的喷射。
作为本发明的第4方面,可以是,还具备:液体燃料喷射器,其喷射液体燃料;旋转角传感器,其检测内燃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角;不发火检测部,其根据旋转角传感器检测出的旋转角,检测内燃机的不发火;以及不发火计数器,其对不发火检测部检测出不发火的次数进行计数,喷射控制部以由不发火计数器进行计数所得的计数值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为条件,禁止由气体燃料喷射器进行的气体燃料的喷射,控制液体燃料喷射器,使液体燃料喷射器喷射液体燃料。
作为本发明的第5方面,可以是,还具备:阀,其调整内燃机的吸入空气量;旋转角传感器,其检测内燃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角;不发火检测部,其根据旋转角传感器检测出的旋转角,检测内燃机的不发火;不发火计数器,其对不发火检测部检测出不发火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阀控制部,其以由不发火计数器进行计数所得的计数值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为条件,控制阀,使得吸入空气量低于预先确定的吸入空气量。
发明效果
这样,上述的第1方面能够通过1个气体燃料喷射器对2个气缸喷射气体燃料,因此,与对每个气缸设置有气体燃料喷射器的现有的燃料喷射装置相比,能够充分地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结构的简化。
上述的第2方面能够使1个气体燃料喷射器喷射特定气缸和点火顺序排在特定气缸后第一顺位的气缸的2个气缸的量的气体燃料。
上述的第3方面能够使1个气体燃料喷射器喷射特定气缸和点火顺序排在特定气缸后第二顺位的气缸的2个气缸的量的气体燃料。
上述的第4方面以不发火计数器的计数值超过阈值为条件,禁止由气体燃料喷射器进行的气体燃料的喷射,控制液体燃料喷射器,使液体燃料喷射器喷射液体燃料,因此能够抑制内燃机发生不发火。
上述的第5方面以不发火计数器的计数值超过阈值为条件,抑制内燃机的吸入空气量,因此能够抑制内燃机发生不发火。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喷射装置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2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