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及研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2852.6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宇;杨传勇;朱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B24B5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指向 性精研研具 研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圆柱面的研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
背景技术
钻套、衬套在机械加工领域应用广泛。目前精加工钻套内孔方法主要有内磨、珩磨、研磨等,其中研磨广泛应用于高精度钻套内孔的加工,一般为手工研磨,传统可调式研具研磨时,操作者手工将研磨剂均匀涂抹于研具上,装入工件后往往工件进口研磨剂堆积较多,中心部位研磨剂较少,导致研磨后会使进口端孔径扩大,更换方向调头研磨时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尤其是长度与直径比大于5的长钻套超差现象更为突出,且传统可调式研具对已超差的零件不能进行修复研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长内圆柱面研磨过程中,研磨剂分布不均常堆积于钻套两端,导致内圆圆柱度超差问题;同时本发明能够针对超差部位进行局部修正,降低内圆柱面类零件的废品率,特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包括芯棒1,开口研磨套2,前、后顶塞3,螺钉4,研磨剂5,前、后限位挡圈6,止动螺钉7;
其中:芯棒1与开口研磨套2以1:50锥体配合连接;开口研磨套2通过芯棒1的挤压下能微量膨胀增大外径;
前、后顶塞3和芯棒1滑动配合,螺钉4与芯棒1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钉4带动前、后顶塞3挤压研磨剂5,研磨剂5通过芯棒1上溢出孔溢出;
开口研磨套2上带有3-4mm宽的落料环槽,使得多余的研磨剂5存于落料环槽中,避免其它部位研磨;
前、后限位挡圈6与芯棒1滑动配合,前、后限位挡圈6通过止动螺钉7与芯棒1固定,用于调整芯棒1上溢出孔与工件位置。
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的研磨方法为:
调整前、后限位挡圈6位置,使得芯棒1上溢出孔位于零件超差位置。前后留等长度活动量;
旋转旋转螺钉4带动前、后顶塞3挤压研磨剂5,研磨剂5通过芯棒1上溢出孔溢出填充研具与工件之间间隙;
挤压芯棒1使得开口研磨套2微量膨胀与研磨剂5和工件进一步贴合;旋转工件,前后移动研具进行指向性研磨。
改变传统研磨剂添加方式和部位,通过挤压研磨剂由芯棒中部溢出,调整研磨剂溢出孔位置至待研磨内圆柱面高点位置,进行指向性研磨修正。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及研磨方法,解决了钻套制造中圆柱度超差问题,提高了长衬套内孔研磨的加工质量,此类长钻套研磨废品率由原来的60%降低到35%。代替传统可调试研具,应用于钻套、衬套、气缸等内圆柱面的研磨。适用于纯手工和机械配合手工内圆柱面研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示意图;
图2为研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包括芯棒1,开口研磨套2,前、后顶塞3,螺钉4,研磨剂5,前、后限位挡圈6,止动螺钉7;
其中:芯棒1与开口研磨套2以1:50锥体配合连接;开口研磨套2通过芯棒1的挤压下能微量膨胀增大外径;
前、后顶塞3和芯棒1滑动配合,螺钉4与芯棒1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钉4带动前、后顶塞3挤压研磨剂5,研磨剂5通过芯棒1上溢出孔溢出;
开口研磨套2上带有3mm宽的落料环槽,使得多余的研磨剂5存于落料环槽中,避免其它部位研磨;
前、后限位挡圈6与芯棒1滑动配合,前、后限位挡圈6通过止动螺钉7与芯棒1固定,用于调整芯棒1上溢出孔与工件位置。
一种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精度长孔指向性精研研具的研磨方法为:
调整前、后限位挡圈6位置,使得芯棒1上溢出孔位于零件超差位置。前后留等长度活动量;
旋转旋转螺钉4带动前、后顶塞3挤压研磨剂5,研磨剂5通过芯棒1上溢出孔溢出填充研具与工件之间间隙;
挤压芯棒1使得开口研磨套2微量膨胀与研磨剂5和工件进一步贴合;旋转工件,前后移动研具进行指向性研磨。
改变传统研磨剂添加方式和部位,通过挤压研磨剂由芯棒中部溢出,调整研磨剂溢出孔位置至待研磨内圆柱面高点位置,进行指向性研磨修正。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2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