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桁架预压专用抱箍及钢桁架预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2984.9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明;向鹏;曾强;赵战军;周天政;彭英;宋永萍;胡鹏;钟明;李开刚;罗家骏;李小倩;徐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预压 专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桁架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都朝着“大面积”、“大体量”的方向发展。大跨度的网架吊装、刚桁架的预压都成为在建项目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般的大跨度钢桁架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将会产生整体下挠变形,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施工完成后结构的实际状态与设计要求的理想水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可能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状态和观感。因此,为了确保转换桁架在上部设计荷载作用下挠度变形在技术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必须在施工前,对大跨度的桁架制作工程中进行预变形起拱处理,使预起拱值能抵消上部荷载作用下的下挠变形值,确保结构的最终几何位形与设计几何位形达到一致。因此,预压起拱度是预压施工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预压“终极”目标的实现。
鉴于此,在完成吊装之后对钢桁架的预压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对安装构件的精度、位置、平整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机械运用技术的提高及设备的不断优化,现在的钢结构桁架的跨度越来越大,预压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制定一个预压方案决定着施工后结构的形状及挠度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的规定。现在钢桁架的预压往往在吊装完毕之后进行,由于钢桁架的高程较高,所以给预压加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虽然有一种挂设吊篮加载的方法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在高空难以加载的问题,但是吊篮的挂设的位置点的确定、缆绳的固定以及加载的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这种预压方法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对钢桁架的预压施工困难,且钢桁架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钢桁架预压专用抱箍,其特征在于:由角钢Ⅰ、角钢Ⅱ、条形钢板Ⅰ和条形钢板Ⅱ组成抱箍。
所述条形钢板Ⅰ和条形钢板Ⅱ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水平面,且二者处于同一个平面。所述条形钢板Ⅰ的下端具有通孔Ⅰ。所述条形钢板Ⅱ的下端具有通孔Ⅱ。
所述角钢Ⅰ和角钢Ⅱ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水平面。所述角钢Ⅰ的一边平行于水平面、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角钢Ⅱ的一边平行于水平面、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角钢Ⅰ和角钢Ⅱ将所述条形钢板Ⅰ和条形钢板Ⅱ夹在中间。所述角钢Ⅰ和角钢Ⅱ均位于通孔Ⅰ和通孔Ⅱ的上方。
所述角钢Ⅰ和角钢Ⅱ的垂直边均与所述条形钢板Ⅰ和条形钢板Ⅱ连接。所述角钢Ⅰ和角钢Ⅱ的水平边拼接成一个水平板面。
进一步,所述抱箍的组成部件还包括角钢Ⅲ和角钢Ⅳ。
所述角钢Ⅲ和角钢Ⅳ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水平面。
所述角钢Ⅲ和角钢Ⅳ均位于所述角钢Ⅰ和角钢Ⅱ的下方。所述角钢Ⅲ和角钢Ⅳ均位于通孔Ⅰ和通孔Ⅱ的上方。
所述角钢Ⅲ和角钢Ⅳ将所述条形钢板Ⅰ和条形钢板Ⅱ夹在中间。
进一步,通过螺栓所述角钢Ⅰ、角钢Ⅱ条形钢板Ⅰ和条形钢板Ⅱ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钢桁架预压专用抱箍的钢桁架预压方法,施工时,将若干个抱箍嵌套在桁架上,使得每一个抱箍中的、由角钢Ⅰ和角钢Ⅱ的水平边拼接而成的水平板面与桁架的上表面接触。
准备至少一个挂篮。通过钢丝绳,将挂篮悬挂在抱箍的通孔Ⅰ和通孔Ⅱ上。
该预压抱箍使用过程中,省去了专门给吊篮找挂设位置的时间,缩短吊装的施工周期,有效的提高施工经济效益。采用本抱箍,解决了钢桁架加载上下弦杆受力不均匀问题,有效的减小了构件变形不同步的现象。而且此抱箍使用非常方便,在不同截面高度的钢桁架上使用,只需要调整抱箍下面双肢角钢的高度,然后进行螺栓开孔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气,使得此抱箍不仅在相同截面的钢桁架预压过程中使用,而且可以满足在不同截面高度的刚桁架上使用,大量的节约了钢材的使用量,避免了对抱箍的反复加工。此抱箍装卸方便,工人经过简单的技术交底即可上手,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西南地区某项目施工过程中,现在已采用“钢桁架预压专用抱箍”对刚桁架进行不同程度的预压1000余次,极大了简化了预压过程,有效节省了工人作业时间,节省了钢材的使用,对钢桁架预压施工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为绿色施工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抱箍1、角钢Ⅰ101、角钢Ⅱ102、角钢Ⅲ103、角钢Ⅳ104、条形钢板Ⅰ105、条形钢板Ⅱ106、通孔Ⅰ1051、通孔Ⅱ1061、桁架2、横梁201、挂篮3、钢丝绳Ⅰ301、钢丝绳Ⅱ3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2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型钢梁楼板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机械化建墙施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