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性菌痢清热利湿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83226.9 申请日: 2014-10-28
公开(公告)号: CN104288416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 王慧
主分类号: A61K36/89 分类号: A61K36/89;A61P31/04;A61P1/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急性 清热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菌痢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染,痢疾病人的粪便污染了食物、水源、餐具;或吃了没洗净的瓜果、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或用脏手抓吃食物都可以把痢疾杆菌吃下去。一般病菌到胃内即被胃酸杀死,可是当体质弱,吞入的病菌量相对多,不能完全被杀死而进入大肠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大肠粘膜坏死、溃烂而发生痢疾。急性菌痢即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及粘液便、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等症状。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急性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周围多人连续发病。急性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情危重,短期内可引起死亡,因此不可掉以轻心。若腹泻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即为慢性菌痢。急性菌痢相当于中医的湿热痢,其主要症状有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症状两方面。根据其严重程度,又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中毒型四型。(1)轻型: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体温正常或者稍高,腹痛不明显,腹泻每日3~5次,大便为黄色糊状或水样,带有少量粘液,里急后重也不明显,可有呕吐;(2)普通型:起病急,有中等度毒血症表现,见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发热的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位于脐周或左下腹部;(3)重型:多有严重的中毒症状,起病急骤,高热,伴呕吐,大便频繁以致失禁,带脓血粘液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失水明显,全腹压痛,尤以左下腹为明显,随后病人极度衰竭,四肢湿冷,意识模糊,谵妄或惊厥,血压下降以至休克;(4)中毒型:大多发生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相当于中医的“疫毒痢”。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可有高热、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而浅、反复惊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花以及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表现,最终可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公开号CN 101940639 A(申请号200910157282.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急性菌痢的中药制剂,由白芍80g、当归80g、广木香15g、黑地榆15g、大白15g、莱菔子15g、延胡索15g、生甘草6g制备而成。公开号CN 102772545 A(申请号201210286875.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炎宁无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优选原料组成为鹿茸草500份;白花蛇舌草250份;鸭跖草250份;糊精10份;甜菊素4份。授权公告号CN 102258615 A(申请号201110187913.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炎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为取鹿茸草1953.12g、白花蛇舌草976.56g、鸭跖草976.56g,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得上清液,滤液浓缩、干燥,采用气流粉碎机将浸膏粉碎成超细粉体,加入赋形剂混匀装囊。

以上发明专利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菌痢上已有了许多研究,但这些专利在配方和制作方法上仍有欠缺,因此关于急性菌痢的中医配方和制备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见效快的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治疗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急性菌痢清热利湿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马齿苋18-40,一箭球5-12,白头翁10-20,木香5-15,石莽草15-25,草鞋青6-15,草血竭8-15,丁榔皮3-10,当归15-25。

优选的方案中,马齿苋23-35,一箭球7-10,白头翁13-17,木香8-12,石莽草18-22,草鞋青8-13,草血竭10-13,丁榔皮5-8,当归18-22。

更加优选的,马齿苋29,一箭球8.5,白头翁15,木香10,石莽草20,草鞋青10.5,草血竭11.5,丁榔皮6.5,当归20。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粉剂、片剂或颗粒的制备方法。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草鞋青置于沸水中,烫至3-5分钟,取出,晾干;

(2)将木香、草血竭和当归去杂质,切成薄片,置于容器内,用酒浸润,不时翻动药材,使酒均匀渗入药材内,取出置于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慧,未经王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3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