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3768.6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英 |
主分类号: | C12P15/00 | 分类号: | C12P1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苝醌衍生物是以4,9—二羟基—3,10苝醌为活性中心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动物及真菌体内。苝醌衍生物作为光敏剂是近年光敏作用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在目前的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中,制成的成品成本过高,对环境污染严重,不仅制作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而且保存时间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本发明不仅制作工序简单、生产效率较高,而且产品口质量好、保存时间较长。
本发明提供的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云南西部山区生长的,鉴定为子囊菌纲,肉座菌科,菌寄生菌属的真菌为菌种,以包含有玉米粉、麦麸和豆渣的固体混合物为固态培养基;
(2)将固态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1~23℃温度下发酵不低于9天,可得到含苝醌化合物的砖红色固体发酵物;
(3)将砖红色固体发酵物干燥粉碎后经提取分离,即可得到苝醌化合物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苝醌化合物工艺中工序较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因成品收率低造成的质量缺陷,原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云南西部山区生长的,鉴定为子囊菌纲,肉座菌科,菌寄生菌属的真菌为菌种,以包含有玉米粉、麦麸和豆渣的固体混合物为固态培养基;
(2)将固态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3℃温度下发酵等于9天,可得到含苝醌化合物的砖红色固体发酵物;
(3)将砖红色固体发酵物干燥粉碎后经提取分离,即可得到苝醌化合物产品。
苝醌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可直接制造出苝醌化合物,无需进一步加工,工序简单,制作出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保存时间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英,未经赵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3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