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封闭中空的摩托车铝合金双辐轮毂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4064.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陆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0 | 分类号: | B60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中空 摩托车 铝合金 轮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轮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摩托车铝合金双辐轮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轮毂是摩托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在整车骑行过程中承受车架和轮胎带来的各种作用力和冲击力,因此摩托车轮毂直接影响到摩托车整车质量和寿命。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轮毂一般设置有三根以上的辐条,辐条的结构比较复杂,铸造难度大,且容易产生铸造应力和结构应力的交接点,不利于轮毂的生产制造及使用。
中国专利CN202986652U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轮毂,如图1所示,其具有五根辐条,所述辐条由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形成的两个顶对顶的三角形构成,所述加强筋为折弯形。上述轮毂辐条的结构复杂,辐条结构应力的交接点多,容易产生铸造应力,铸造难度大。因此,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全封闭中空的摩托车铝合金双辐轮毂及其制造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模具简洁、方便实用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全封闭中空的摩托车铝合金双辐轮毂,包括鼓部、辐条、轮辋,所述辐条的起始端连接有鼓部,尾端连接有轮辋,所述轮毂上设置有两根辐条,所述辐条的起始端设置在鼓部的圆周方向上且间隔180°设置,所述辐条为中空结构,辐条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辐条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所述定位孔内固定设置有铆钉,所述铆钉的端面与辐条的外表面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辐条上一共设置有四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两为一组设置在辐条两个相向的侧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定位孔的直径优选为10~12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辐条的壁厚优选为4~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辐条的形状呈“逗号”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铆钉与定位孔过盈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铆钉选用材料为铝材料。
一种全封闭中空的摩托车铝合金双辐轮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开制轮毂模具和砂芯模具;
b)浇铸轮毂毛坯;
c)去除轮毂毛坯上的料头、冒口和毛刺;
d)对轮毂进行淬火处理;
e)将淬火后的轮毂进行校形和时效处理;
f)用铆钉堵住定位孔,将铆钉的端面打磨至与辐条外表面平齐为止;
g)对轮毂进行抛丸、机加工、表面涂装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轮毂只设置有两根辐条,打破了设置三根或三根以上辐条的常规,且辐条的形状呈“逗号”状,结构简单,辐条涉及的模具比现有产品的模具更为简洁,更为集中,由传统的若干根辐条流道变成两根辐条流道,使得铝水的流动性更好,更有利于重力铸造的成型;所述辐条均匀的壁厚,以及圆弧过渡的结构,避免了以往结构中不必要的铸造应力集中和结构应力交接点的问题,使得轮毂强度并没有因为减少辐条数量而减弱。
另外,所述辐条采用全封闭中空结构,制作时采用悬浮的砂芯,通过辐条上的定位孔定位,制作完成后,利用铝质铆钉填充所述定位孔后,再将铆钉端面打磨光滑,使其与辐条外表面平齐,从而达到全封闭的效果;所述辐条的全封闭中空结构在轻量化轮毂的同时,杜绝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雨水、石子、泥土、树枝等杂物进入辐条的中空腔内,造成异响,又避免了风吹入中空腔,避免了增加风阻,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轮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轮毂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鼓部;20、辐条;21、定位孔;30、轮辋;4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见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全封闭中空的摩托车铝合金双辐轮毂,包括鼓部10、辐条20、轮辋30,所述辐条20的起始端连接有鼓部10,尾端连接有轮辋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