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水下生产设施顶部操作接口保护盖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4599.8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涛;姜瑛;邢厚宽;谭红莹;梁辉;戚晓宁;王宇臣;王凤云;齐金龙;李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7 | 分类号: | E21B33/037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水下 生产 设施 顶部 操作 接口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生产设施顶部操作接口,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下生产设施顶部操作接口保护盖。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海洋油气水下生产设施中,通常带有水下机器人或者潜水员介入操作的接口,用于水下生产设施系统的连接或者操作中的开关、启停。但是,在生产平台附近和渔业作业区的生产设施,由于受到平台落物和渔网拖挂的影响,常常会发生损坏水下设备或者妨碍水下设施的操作现象。因此,处于上述区域的水下生产设施,通常为水下设施设计落物渔网保护罩。但是,对于带保护罩的水下生产设施,如果要操作顶部的操作接口,就需要在保护罩顶部开孔,而开孔又会导致落物从开孔处落入,泥沙也会通过开孔在接口处沉积,因此,保护罩也不能完全对操作接口进行保护,仍然存在接口被落物撞击和海生物和泥沙沉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下生产设施顶部操作接口保护盖,其不仅能够防止落落物、海生物和沉积物落入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对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的实施防护,确保水下生产设施的正常操作;而且,还能够保护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不受渔网拖挂影响,解决了对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的保护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水下生产设施顶部操作接口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用于防止落物、渔网的保护罩上的一操作开孔盖板、安装在操作开孔盖板上的一操作接口盖板,其中,操作开孔盖板上安装有一把手;该操作开孔盖板是通过铰链连接到用于防止落物、渔网的保护罩上;且操作接口盖板覆盖在被保护的水下设备上的水下操作接口上,操作接口盖板上设有缓冲橡胶垫。
所述操作开孔盖板覆盖在保护罩的整个操作开孔上,以防止落物通过操作开孔撞击到水下操作接口。
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一用于把手操作的把手挖孔。
所述操作开孔盖板嵌入到设在保护罩的渔网导向中,以防被渔网拖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防止落落物、海生物和沉积物落入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对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的实施防护,确保水下生产设施的正常操作;而且,还能够保护水下生产设施操作接口不受渔网拖挂影响;特别适用于对需要水下机器人及潜水员介入操作的顶部操作接口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打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a为本发明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关闭状态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水下机器人操作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水下机器人操作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水下机器人操作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操作开孔盖板、2.操作接口盖板、3.缓冲橡胶垫、4.铰链、5.把手、6.把手挖孔、7.渔网导向、8.水下操作接口、9.保护罩、10.操作开孔、11.被保护的水下设备、12.水下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3c所示,本发明包括:安装在用于防止落物、渔网的保护罩9上的操作开孔盖板1、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操作开孔盖板1上的操作接口盖板2,其中,操作开孔盖板1上安装有把手5,且操作开孔盖板1是通过铰链4连接到用于防止落物、渔网的保护罩9上;操作接口盖板2覆盖在被保护的水下设备11上的水下操作接口8上,操作接口盖板8上采用粘接方式设有缓冲橡胶垫3,用以在操作接口盖板2关闭时,对水下操作接口8的缓冲作用。
上述操作开孔盖板1覆盖在保护罩9的整个操作开孔10上,以防止落物通过操作开孔10撞击到水下操作接口8。
上述保护罩9上设有一用于把手5操作的把手挖孔6。
上述操作开孔盖板1嵌入到设在保护罩9的渔网导向7中,以防被渔网拖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的方法
- 下一篇:可捞式膨胀管下封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