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4718.X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真也;仲井间裕之;榊原健吾;山崎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4B27/08 | 分类号: | F04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板式 排量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52-131204公开了一种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下文中被称作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在该壳体中具有吸入室、排出室、旋转斜板室以及多个缸孔。驱动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中。在旋转斜板室中具有能够与驱动轴一起旋转的旋转斜板。旋转斜板呈在其中央处具有插入孔的环形形状,驱动轴穿过该插入孔。在驱动轴与旋转斜板之间设置有允许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的连杆机构。文中,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指的是旋转斜板相对于以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式延伸的平面的角度。
在每个缸孔中均容纳有活塞,使得活塞能够在缸孔中往复地移动。该压缩机还包括转换机构、致动器以及控制机构,其中,该转换机构将旋转斜板的旋转转换为活塞在缸孔中的往复运动,所述往复运动具有由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确定的冲程长度,该致动器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该控制机构控制致动器。
连杆机构包括支托构件和臂。支托构件在旋转斜板室的前部中固定在驱动轴上。臂经由连接销连接至支托构件以能够与支托构件和旋转斜板一起摆动。臂将支托构件的旋转传递至旋转斜板并允许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同时大致保持旋转斜板的上止点不变。
致动器包括支托构件和可动体,该可动体以能够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旋转斜板接合并且能够沿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以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具体地,在支托构件中具有缸室,该缸室具有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同轴的圆筒形状,可动体能够在缸室中移动。在这样一种缸室由可动体限定的结构中,在缸室中形成有压力控制室,该压力控制室通过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来控制可动体的运动。旋转斜板在其插入孔中具有铰接球。旋转斜板通过铰接球安装在驱动轴上,使得旋转斜板能够绕驱动轴倾斜。可动体的后端与铰接球接触。铰接球在其后端处具有压力弹簧,该压力弹簧沿增大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的方向迫压铰接球。
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通道和控制阀。具体地,控制通道包括:压力改变通道,该压力改变通道与压力控制室连通;低压通道,该低压通道与吸入室和旋转斜板室连通;以及高压通道,该高压通道与排出室连通。压力改变通道的一部分形成在驱动轴中。控制阀控制压力改变通道、低压通道以及高压通道的打开程度。换言之,控制阀控制压力改变通道与低压通道之间或压力改变通道与高压通道之间的连通。
在压缩机中,当控制阀允许压力改变通道与高压通道之间的连通时,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变得比旋转斜板室中的压力更大。因此,致动器的可动体远离支托构件移动并在旋转斜板室中向后推动铰接球,这减小了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因此,活塞的冲程长度减小并且因此压缩机的排量也减小。另一方面,当控制阀允许压力改变通道与低压通道之间的连通时,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减小至与旋转斜板室的压力大约相同的压力。因此,致动器的可动体朝向支托构件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铰接球因压力弹簧的迫压力与可动体一起移动。因此,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增大,并且活塞的冲程长度增大,因而压缩机的排量增大。
以上类型的压缩机要求快速地响应于安装有压缩机的车辆的驱动条件的变化来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可以增大压力控制室的直径以在没有增大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增大的推力来移动可动体。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驱动轴与旋转斜板之间存在连杆机构,因此,难以增大支托构件中的缸室的直径,并且因此难以增大压力控制室的直径。
此外,在压缩机中,在压缩机的操作期间所产生的推力作用在连杆机构上。因此,连杆机构需要以满足要求的方式经受推力。如果通过使缸室设置成相比距推力轴承更靠近活塞而使缸室的直径增大,则压缩机在轴向方向上需要制造得更长。
已经考虑到以上提到的情况而实现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经受推力并且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制造得更小的旋转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4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