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5046.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脂肪肝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
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fatty liver)。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其中以三酰甘油为多。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免疫反应、缺氧和肝循环障碍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肥胖症、药物及药物中毒、糖尿病、妊娠、肝炎病毒或其它病原体感染等都可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其临床表现与肝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虽然脂肪肝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大量资料表明,无论成因如何,均有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可以认为脂肪肝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前期病变。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肝细胞合成三酰甘油及分泌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不平衡是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中医研究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如病毒、酒精、妊娠、药物、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脏损害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淤血阻滞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
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以降脂、保肝、降酶为主要医则,但治疗时间长,效果欠佳,长期使用会有不良反应。中药治疗以疏肝理气、化瘀祛痰为主,目前市场上销售治疗脂肪肝药物繁多,但真正治疗效果好的药物并不多。因此,亟需一种药味数较少、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且疗效显著的药物,而目前关于这类药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药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泽泻6份、丹参5份、姜黄4份、大黄4份、山楂4份、荷叶4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药物针对脂肪肝具有清肝利湿,活血化瘀功效,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显著。
2、本发明的药物由纯中药制成,具有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治疗脂肪肝药物的制备(一)
泽泻6份、丹参5份、姜黄4份、大黄4份、山楂4份、荷叶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 治疗脂肪肝药物疗效实验
病例1:王某,男,43岁,身高168cm,体重85kg,BMI指数29.38,2013年初体检B超提示肝内回声增强,脂肪浸润象,甘油三酯6mmmol/L,谷丙转氨酶 117U/L。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药物,3个月后体重减至86kg,BMI指数28.08,B超提示肝功回复正常,甘油三酯2.9mmmol/L,谷丙转氨酶 48U/L。随访至今,相关指标未反弹,自觉舒适。
病例2:张某,男,36岁,嗜酒,B超检查肝前部回声密集增强,谷丙转氨酶76U/L,谷氨酰转肽酶:59U/L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药物,1个月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1个月,复查肝功,血脂均正常,随访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经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的气味评价方法
- 下一篇:用于评价液体起泡性能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