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衄血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5107.7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艳;张国强;王亚宁;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增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中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衄血的中药。
(二)背景技术
凡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证均可称为衄血,包括眼衄、耳衄、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以鼻衄(见鼻出血)为多见。其病因病机不外火与虚:肝火、胃火、风热犯肺,热毒内蕴、肾精亏虚,气血两亏等,而一般因感受外邪所致的衄血起病急,病程短,多有外感表证,内伤所致者反之。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出血症相应也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是说就可高枕无忧,事实上各种出血病症依然存在,并无消逝迹象或趋势,故依然应予积极防治,但是,西医西药的药价本身较高,且毒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则以预防为主,多辅以食疗,疗效缓慢。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防治衄血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衄血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葱白9-15份、血余1-3份、牛筋草9-15份、地骨皮9-15份、芦根10-20份、凤尾草9-15份、百合6-12份、白薇3-9份、侧柏叶6-12份、淡竹叶9-15份、墨旱莲9-15份、马勃1-5份、小蓟4-10份、焦栀子4-10份。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葱白12份、血余2份、牛筋草12份、地骨皮12份、芦根15份、凤尾草12份、百合9份、白薇6份、侧柏叶9份、淡竹叶12份、墨旱莲12份、马勃3份、小蓟7份、焦栀子7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葱白:发表,通阳,解毒。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血余:治血化瘀,利尿,生肌。主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中漏下,小便淋痛,痈肿,溃疡,流火,烫伤;
牛筋草: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散瘀。主治伤暑发热,小儿惊风,乙脑,流脑,黄疸,淋证,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疮疡肿痛;
地骨皮: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
芦根:清热除烦,透疹解毒。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麻疹,解河豚鱼毒;
凤尾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痢疾,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白薇:清热益阴,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治温热病发热,身热斑疹,潮热骨蒸,肺热咳嗽,产后虚烦,热淋,血淋,咽喉肿痛;
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祛风解毒。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脱发,丹毒,痄腮;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主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赤涩,淋浊;
墨旱莲: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马勃:清肺利咽,解毒止血。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痈疽,臁疮;
小蓟: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尿血,血淋,咳血,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
配方中,选用葱白、芦根、侧柏叶、焦栀子,用于发表通阳、解毒透疹、祛风清热;加配血余、白薇、淡竹叶,用于治血化瘀、利尿生肌、疗疮解毒;又配牛筋草、地骨皮、凤尾草、小蓟,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利湿消肿;再配百合、墨旱莲、马勃,用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补益肝肾。
本发明基于中医防治衄血的辨病及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凉血散瘀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对衄血有显著的疗效和作用。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8年至今,对291例衄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2)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3-5天,重病患者连服20-3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增艳,未经刘增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