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均匀送风的节能型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5849.X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闫云飞;张力;黄侨;吴刚娥;吴树成;李龙;杨仲卿;张永华;蒲舸;郭宏亮;刘成荣;唐强;陈艳容;冉景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A24B3/04;A24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均匀 送风 节能型 气流 上升 密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叶加工设备,特别涉及烤烟房,具体是一种具有均匀送风的节能型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烟大国,其烟叶烤房众多。烟叶的烘烤质量受烟房内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从加热室到装烟室的热风循环决定装烟室的温度和湿度,在烟草的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到烟叶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的烟叶烘烤设备已开始大规模建造和使用密集式烤房,虽然属强制热风循环烘烤,但其整体结构设计和建造的随意性大,热风通道结构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导致装烟室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极不均匀且不易控制,存在空气流动死角,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温湿度、风速相差很大,烟叶变化差异很大,烘烤进程不一致,影响烟叶的烘烤质量,且烘烤时间延长,能耗和烘烤成本增加。可见,密集烤房的送风性能好坏,对烟叶烘烤结果的影响很大。只有保证均匀送风,整个装烟室各处烟叶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风速)才能基本相同,烟叶变化才能基本一致,从而才能确保整个装烟室的烟叶烘烤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均匀送风烘烤烟叶,用于散叶堆积式烘烤,节约能源消耗和成本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均匀送风的节能型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包括加热室和装烟室,加热室与装烟室相邻设置、且通过一共用墙分割开,在共用墙上开设有贯穿于共用墙的热风通道、热风回风口和排湿口,热风通道设置在共用墙的底部,热风回风口和排湿口设置在共用墙的顶部,在共用墙的底部、且位于装烟室的一侧设有主进风口,在装烟室的两侧墙面上分别设有一侧面进风口,分别为第一侧面进风口和第二侧面进风口;所述热风通道呈由加热室至装烟室宽度逐渐加大的喇叭口结构;在热风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热风通道分割为主热风通道、第一侧面热风通道和第二侧面热风通道,主热风通道的出口与热风主进风口相通,第一侧面热风通道沿装烟室的侧墙面延伸后与第一侧面进风口相通,第二侧面热风通道沿装烟室的侧墙面延伸后与第二侧面进风口相通;第一侧面进风口和第二侧面进风口在装烟室的侧墙面上错位设置。
进一步,所述侧面进风口均沿装烟室长度方向延伸,形成长条形开口。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进风口的位置正对上棚与中棚烟叶之间的空隙,第二侧面进风口的位置正对中棚与下棚烟叶之间的空隙。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进风口的中心点与共用墙之间的距离占装烟室长度的2/3,第二侧面进风口的中心点与共用墙之间的距离占装烟室长度的1/3。
更进一步,所述主热风通道呈由加热室至装烟室宽度逐渐加大的梯形喇叭口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加热室与装烟室之间的主热风通道设置呈梯形喇叭口结构,其下底端与装烟室两侧墙齐平,加热室的热风从喇叭口喷出有利于热风混合扰动,拓展了主热风口面积,消除了加热室与装烟室之间死角区域,从加热室进入装烟室的热风可以对装烟室内的烟叶进行充分的烘烤。
2、本发明在装烟室两侧面墙各设置了一处热风侧面进风口,从加热室热风出口分出的两股侧面热风流经侧面热风通道到达热风侧面进风口,然后交错通入上棚、中棚与下棚烟叶之间空隙,使热风能够均匀地送入装烟室中,弥补了装烟室内后半段和中下棚区域的温度、湿度、风速,形成均匀的温度场、速度场,使装烟室内不同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基本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均匀送风的节能型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该密集烤房热风侧面进风口位置示意图;
图5为该密集烤房共用墙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1-装烟门,2-第一侧面进风口,3-热风回风口,4-排湿口,5-共用墙,6-加热室,7-第一热风通道,8-热风主进风口,9-隔板,10-第二热风通道,11-第二侧面进风口,12-装烟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5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