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及其消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6964.9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民;秦玉萍;赵桂英;成福田;杨其展;徐文涛;王应全;薛剑;周健;巴特;曹宏;王林强;杨晓东;谭柱;甘小平;张家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储罐中 硫化氢 消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及其消除方法,属于石油 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含硫油气藏的开采也越来越多,含硫油气 藏在高温高压、及水蒸气等各种条件的作用下,油气及地层岩石中的硫化物 不断转化为硫化氢,并在开采及运输过程中析出,从而对环境及人身安全造 成了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也腐蚀了设备及输送管路。
原油储罐是原油从井筒采出后对原油进行现场的储集,在含硫化氢的原 油卸油过程中,为保证原油储罐不被抽真空,往往会在原油储罐的顶部开 设有一个对空开口,原油中的硫化氢从该对空开口逸出直接排放到大气当 中。同时在原油储罐的卸油管对接处,也经常会渗漏含硫化氢的原油。上 述原油中硫化氢的泄露,对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因此, 如何消除原油在储集过程中原油储罐中的硫化氢,一直人们亟待解决的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 及其消除方法,该消除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原油储罐在储集过程中硫化氢扩 散的问题,使原油中的硫化氢污染控制在源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所述消除装置包括储液 箱、升压泵和喷头;其中,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为一封闭箱体,且所述储液箱的上盖设有一进液口, 所述储液箱的箱体侧壁靠近箱底处设有一出液口;
升压泵,所述升压泵的进口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 且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与所述升压泵的进口之间设有过滤器;
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升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消除装置中,所述储液箱的箱体侧壁上安装有液位计。该液 位计可以及时获知储液箱内液体的剩余量,以便通过进液口及时补充脱硫液, 避免脱硫液不足影响使用。
在本发明的消除装置中,所述喷头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通过多叉管与 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本发明的消除装置可以针对原油储罐不同硫化氢的泄露 位置进行喷洒,以便同时多处进行消除硫化氢。
在本发明的消除装置中,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设有阀门。该 阀门可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该装置进行关闭,便于该装置的更换部件和维 护。
在本发明的消除装置中,还包括控制主板、传感器、控制升压泵的电源 装置,以及能显示传感器位置和硫化氢含量的显示装置;所述控制主板分别 与所述控制升压泵的电源装置、传感器以及能显示传感器位置和硫化氢含量 的显示装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方法,该消除方法采用了 上述消除装置,所述消除方法包括:
将储液箱中存储的脱硫液在升压泵加压后经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泵出, 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送入喷头,经喷头喷洒于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泄露 处,实现对硫化氢的消除。
在本发明的消除方法中,所述脱硫液可以使用水或氧化铁脱硫剂。
本发明提供的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原油储罐 在储集过程中硫化氢扩散的问题,使原油中的硫化氢污染控制在源头。不仅 如此,本发明的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广 泛应用于硫化氢消除,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和操作人员硫化氢中 毒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油储罐中硫化氢的消除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储液箱;2-升压泵;3-喷头;4-进液口;5-出液口;6-液位计;7-阀门; 8-过滤器;9-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11-控制主板;12-电源装置;13-传感 器;14-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 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6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