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字型梁R转角处空隙碳捻丝填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7935.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9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露文;张卓轶;齐国强;于立波;胡令金;高晓颖;郑希奇;尹钰东;刘永光;吴兆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字型 转角处 空隙 碳捻丝 填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字型梁铸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字型梁R转角处 空隙碳捻丝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新型机研制过程中,“工”字型全复合材料梁在国内首次作 为主承力结构件应用到直升机领域。实用全面国产化高温碳纤维预浸 布,采用整体一次共固化工艺制造的“工”字型梁可以保证载荷强度 满足要求,同时达到减少链接,降低制件成本,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 承载减重作用。“工”字型梁(见附图1)的长度达到1.5米以上, 截面为“工”字型,与一般的短小的“T”形长桁相比结构复杂,且 截面变厚度,R角尺寸及R角处内部质量保证困难。
“工”字型梁R角处碳捻丝(见附图2)的传统的铺放方法为使 用预浸料单向带沿0°方向卷曲,由多条预浸料碳丝缠绕成麻花状或 折叠成片状的碳捻丝放置于已经合模的左、右腹板模体形成的R角空 隙处,后将上、下凸缘模体合模。
传统的碳捻丝铺放方法在碳捻丝预浸料单向带的用量上无法做 到量化,且没有碳捻丝成型模保证其尺寸,生产时大多凭借操作者经 验,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导致“工”字型梁R角处不易控制, R角尺寸和厚度不易保证、R角处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不合格等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的工字型 梁R转角处空隙碳捻丝填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计算碳捻丝横截面积和碳捻丝的宽度
ΔS=(r+h1/2)*(2r+h1)-π*(r+h1/2)2/2——(1)
L=ΔS/h——(2)
式中:r为“工”字型梁的R角半径;h1为“工”字型梁的厚度;L 为填充碳捻丝的宽度;ΔS为R角处的填充面积;h为填充碳捻丝的 单层厚度;
步骤二,根据“工”字型梁的R角处碳捻丝外形尺寸,采用逆向 建模建立碳捻丝数模,并制造模具;
步骤三,利用模具将碳捻丝成型固化;
步骤四,将成型好的碳捻丝放置在“工”字型梁已经合模的左、 右腹板形成的R角空隙处,固化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量化R角空隙处碳捻丝用量,使用成 型模成型的碳捻丝填充到“工”字型梁“R”转角空隙处,保证了R 角尺寸和厚度,明显改善了“工”字型梁R角处的表面质量,提高了 产品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工字型梁机构示意图;
图2为工字型梁R角处截面等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步骤1,R角处碳捻丝量化;
如图2所示,应用几何等效原理将空间实物“工”字型梁的R角 处截面等效为可计算的二维几何平面图形。
R角处填充碳捻丝横截面积ΔS的计算公式:
ΔS=(r+h1/2)*(2r+h1)-π*(r+h1/2)2/2——(1)
应用微积分原理,得出R角处填充碳捻丝的宽度计算公式:
L=ΔS/h——(2)
式中:r为“工”字型梁的R角半径;h1为“工”字型梁的厚度;L 为填充碳捻丝的宽度;ΔS为R角处的填充面积;h为填充碳捻丝的 单层厚度。
步骤二,制造R角处碳捻丝型模;
根据“工”字型梁的R角处碳捻丝外形尺寸,采用逆向建模建立 碳捻丝数模,在软件CATIA中设计出碳捻丝成型模,材质为铝,使用 数控铣床直接在下模体上铣出T型凹槽。使用成型模制造的R角处碳 捻丝,其结构外形与“工”字梁R角相吻合,从而保证“工”字型梁 R角的尺寸和厚度。
步骤三,成型碳捻丝;
将宽度为L的碳捻丝放入已刷脱模剂的碳捻丝成型模下模体T型 凹槽中,盖上盖板,糊制真空袋,送入热压罐固化成型。
碳捻丝固化参数选取低于碳捻丝树脂体系的固化温度,压力大于 0.1MPa。
碳捻丝经过此次低温固化过程,环氧树脂最终固化后内部形成均 匀的固化网络结构,内应力小,基体树脂性能好。
温度降至60℃以下卸压出炉,将成型模从热压罐中取出,打开 上盖板,取出碳捻丝,使用180#砂纸打磨碳捻丝表面,去除脱模剂 等杂质。
步骤四,填充碳捻丝;
将成型好的碳捻丝放置在“工”字型梁已经合模的左、右腹板形 成的R角空隙处,固化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7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切角的板-芯零件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应用于3D打印机的打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