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豆高产栽培的新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88480.8 申请日: 2014-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5532206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发明(设计)人: 韩浩良 申请(专利权)人: 韩浩良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32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绿豆 高产 栽培 新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绿豆高产栽培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绿豆是粮、菜、药、饲兼用农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及矿物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绿豆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为提高绿豆的产量,现介绍一种绿豆高产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绿豆产量上的技术问题,发明一种绿豆高产栽培的新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豆高产栽培的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选地。种绿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实行轮作倒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倒茬,不宜以大白菜为前茬,一般相隔2—3年为好。  

2、整地。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实,以利于出苗实行轮作倒茬。

3、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粒大、皮薄、硬实率低、好煮易软、口感、丰产性能好的品种,如中绿1号、中绿2号、冀绿2号、豫绿2号等。  

4、适期播种。绿豆喜温,适宜的出苗和生长温度为摄氏15至18度,生育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8至12度时开始发芽。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温度一般在18至20度最为适宜。因此,夏秋播绿豆必须注意适时早播,以便在低温早霜来临之前正常成熟。亩播种量一般在1.5—2.0千克,播种深度在3.0—5.0厘米为宜。

5、合理密植。绿豆一般早熟品种,低水肥地块的适宜密度为18—20万株,米间保苗11—15株;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为15—17万株,米间保苗8—10株;晚熟品种,高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应为12—14万株,米间保苗7—8株。  

6、田间管理。当绿豆出苗后达到两叶一心时,要剔除疙瘩苗。4片叶时定苗,株距在13一16厘米,单作行距在40厘米左右为宜。按即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杂苗及杂草,留壮苗。实行单株留苗,利于植株健壮生长。消灭杂草,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减少蒸发,提高地温,促进根瘤活动,是绿豆增产的一项措施。一般是在绿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第一次浅锄;在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开始定苗并进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进行第三次深中耕,并进行封根培土,中耕应进行到封垄为止。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

7、合理施肥。绿豆的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一般亩施种肥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左右。绿豆追肥最好是在开花期结合封垄一起进行。每公顷可追施硝铵、尿素等氮肥40—60千克,硫酸钾100—120千克。较瘠薄的地块,在结荚期可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富尔655、绿风95、邦尔一遍丰等植物生长剂,增产效果较明显。在肥力较高的地块,苗期应以控为主,不宜再追肥。施农家肥可在播种前一次施人,施后耕翻人土。 

8、及时收获。绿豆成熟参差不齐,应根据情况随熟随采。大面积种植情况下常需一次收获,则应以绿豆全部荚果的2/3变成褐黑色为适时收获标志。在高温条件下,成熟荚果易开裂,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采收的豆荚经晒干、脱粒、清选后即可入仓贮藏或出售。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绿豆高产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可以达到高产、高效,有利于快速培育出高产绿豆,对于绿豆防病、防虫、高产有着很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选地。种绿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实行轮作倒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倒茬,一般相隔2—3年为好。  

2、整地。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实。

3、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粒大、皮薄、硬实率低、好煮易软、口感、丰产性能好的品种,如中绿1号、中绿2号、冀绿2号、豫绿2号等。  

4、适期播种。夏秋播绿豆必须注意适时早播,以便在低温早霜来临之前正常成熟。亩播种量一般在1.5—2.0千克,播种深度在3.0—5.0厘米为宜。

5、合理密植。低水肥地块的适宜密度为18—20万株,米间保苗11—15株;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为15—17万株,米间保苗8—10株;晚熟品种,高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应为12—14万株,米间保苗7—8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浩良,未经韩浩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