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伸缩测量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8595.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吕宁;鹿宁;林晓东;高翔;梅肖寅;张立民;高森;周奇;张春波;朱涛;高金福;高伟;于晓川;李传森;刘秉龙;王庆鹏;陈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A61K36/9066;A61P17/02;A61P29/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杨彪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伸缩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地说是自动伸缩测量杆。
背景技术
超高压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与杆塔本体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要求,目前,在超高压输电线路验收工作中,跳线与杆塔本体的电气距离测量普遍使用“鱼竿测距法”,即先用米尺在鱼竿上量出电气距离的标准值,并在鱼竿上作记号,工作人员携带鱼竿上塔至规定位置,用已量好距离的鱼竿测量跳线与杆塔本体的电气距离是否满足规程要求。“鱼竿测距法”的缺点是:鱼竿本身没有刻度,测距时不能明确实际距离与规程要求的差值,不利于验收工作的精细化;另外,作业人员在杆塔作业位置操作鱼竿的时候,需要使用双手进行手动伸缩鱼竿,这对高空作业人员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容易手部皮肤划伤等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容易导致伤口恶化,严重的甚至导致感染。表皮损伤可导致表皮细胞坏死,皮下软组织挫伤,严重时甚至出现皮下淤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主要病理变化以局部急性创伤性炎症与组织修复为主,局部急性创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无菌性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因素发生的积极而复杂的应激反应,皮肤表现为渗出、坏死和增生,局部组织表现为肿胀和淤血。西医治疗以制动、局部封闭和服用消炎镇痛药为主,但这些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急性软组织损伤所产生的全部症状,并且西医抗炎镇痛药副作用较大,影响身体其他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中医虽然也有一些治疗表皮损伤的外敷药,但是药物常常存在起效慢,药味重,不方便制备使用,效果不明显,使用时间较长,疗效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伸缩测量杆。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伸缩测量杆,包括手柄,手柄中空,手柄内安装蓄电池和电动机,手柄上安装控制蓄电池开关的按钮,手柄的前端安装电动伸缩杆,手柄后端铰接挡板,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电动伸缩杆连接,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数字显示器,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安装位移传感器,数字显示器与位移传感器通过传输线传输数据,电动伸缩杆的外管末端安装托架,托架上安装两个限位辊,两个限位辊分别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内管两侧并与电动伸缩杆的内管相触;蓄电池分别与电动机、位移传感器和数字显示器连接;手柄、电动伸缩杆和托架放置在底座上,底座通过支撑架与手柄、电动伸缩杆配合;底座内设置固定筒,固定筒的一端为出口并伸出底座,固定筒内设置活塞,活塞和固定筒的出口之间形成储存腔,储存腔内填充治疗表皮损伤的中药组合物,活塞的上安装活塞杆,活塞杆下端设置齿条,底座内设置竖直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第一连接轮和锥齿轮,底座的侧壁上设置联动齿轮,联动齿轮分别与齿条、锥齿轮配合,第二转轴位于固定筒的出口下方,第二转轴上设置第二连接轮,第一连接轮和第二连接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二转轴的顶部安装转盘,转盘位于底座的外侧在固定筒的出口下部,转盘上设置偏心的把手;治疗表皮损伤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马钱子10-15份,儿茶5-9份,桔梗4-7份,天花粉6-9份,蒲公英4-8份,伸筋草10-15份,五灵脂8-12份,没药15-20份,鱼腥草10-15份,柽柳2-5份,桑叶2-6份,木贼2-5份,大蓟4-7份,忍冬藤1-4份,垂盆草3-7份,凤尾草2-6份,紫花地丁6-9份,地耳草3-6份,千里光2-7份,青木香1-6份,紫草2-7份,秦艽2-5份,山栀子3-7份,白茅根1-4份,四季青2-7份,牡丹皮2-6份,禹余粮3-8份,白及2-6份,郁金3-6份,延胡索2-7份,赤芍6-9份和紫珠8-12份。
所述的治疗表皮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①将马钱子10-15份,儿茶5-9份,桔梗4-7份,天花粉6-9份,蒲公英4-8份,伸筋草10-15份,五灵脂8-12份,没药15-20份,鱼腥草10-15份,柽柳2-5份,桑叶2-6份,木贼2-5份,大蓟4-7份,忍冬藤1-4份,垂盆草3-7份,凤尾草2-6份,紫花地丁6-9份,地耳草3-6份,千里光2-7份,青木香1-6份,紫草2-7份,秦艽2-5份,山栀子3-7份,白茅根1-4份,四季青2-7份,牡丹皮2-6份,禹余粮3-8份,白及2-6份,郁金3-6份,延胡索2-7份,赤芍6-9份和紫珠8-12份粉碎至80-100目,得到中药组合物粉末,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中药组合物粉末加入到2-5倍的水中煎煮2次,每次20-40分钟,合并两次所得煎液,过滤,得到药液; ③将步骤②所得药液进行减压浓缩,至浓缩液在50℃,相对密度为1.2-1.25时停止减压浓缩操作,得到浸膏,密封常温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