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接头自动粘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8812.2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春光橡塑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34 | 分类号: | F16L3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接头 自动 粘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代手工的自动机械,尤其是软管接头自动粘压机,还涉及与之配套的漏气自动分检机构,属于软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920045797.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伸缩通电软管。
据申请人了解,长期以来,波纹软管连接头的安装均依靠手工操作,其基本过程为,手持将环状连接头置于热熔机模头上,待热熔胶挤覆于内孔平端面上后将连接头取下平放在工台上,再手持软管将其端头垂直插入连接头孔中,使两个不同材质的部品连接为一体,此动作周而复始操作,这样不仅由于插装力度和垂直度完全依赖人工掌控,而且插装时间的长短也由人为控制,对热熔胶的温度难以掌控,因此组装质量的稳定性难以保障。此外,装好连接头的软管还需转移到测漏设备上再次进行漏气分检,其弊端是流程繁琐复杂,操作不便,且工效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确保组装质量,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工效、改善工作环境的软管接头自动粘压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软管接头自动粘压机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具有朝前下倾工作面(4)的机架(1),所述机架的后上方装有一对承接软管的水平轴辊(2),所述水平轴辊两端上方分别为左、右连接头输送槽(3)的入口,所述连接头输送槽弯延出朝下的输出口,所述输出口的下方装有位于工作面远离水平轴辊一侧的粘胶推送 气缸(6),所述粘胶推送气缸的推杆上装有旋转气缸(5),所述旋转气缸的转台上装有水平开合的连接头夹(7),所述连接头夹的外侧安装推头朝向连接头夹的顶压气缸(8),所述连接头夹的内侧安装上下开合的软管夹(9),所述连接头夹的后侧安装挤出口模朝前的塑胶挤出机(10)。
所述工作面前下方还具有二级工台(11),所述二级工台的两侧分别装有水平开合的定位夹(12),所述定位夹的外侧装有可轴向移动的通气检漏顶头(13)。
工作时,按以下顺序控制软管接头自动粘压机各执行机构的工作,即可高效完成所需的连接头粘接组装操作:使输送到水平轴辊上的软管滚落到工作面并达到软管夹上方,两端分别被软管夹夹持;两端的左、右连接头输送槽分别输送左、右连接头到两侧的连接头夹上被夹持,接着连接头夹随旋转气缸被推送套到挤出口模外,接受从挤出口模挤出的塑胶,再返回原位,被旋转气缸带动旋转90°,处于与被夹持软管同轴位置后松夹,最后顶压气缸的推头将其推向软管,并压套到软管端头粘接固定完成后,自动输入二级工台,由于二级工台的两侧分别装有水平开合的定位夹、定位夹的外侧装有可轴向移动的通气检漏顶头。因此,在连接头粘接组装完成之后,可以落到二级工台上被夹持定位,再插接通气检漏顶头,自动完成所需的漏气检测,漏气与不漏气的产品进行自动分检工作。以上过程均可由电脑设置的程序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的细化有:
挤出口模(10-1)呈管状,其外端的喇叭口处装有内端固定在心轴(10-4)上的口模头(10-2),挤出口模(10-1)与心轴(10-4)之间形成环状输胶通流道(10-3),喇叭口与端部呈圆台状的口模头(10-2)之间形成沿圆锥面的出胶流道。
水平轴辊(2)的输入端一侧还装有支撑一对前置输送辊(17)的支架,前置输送辊(17)与水平轴辊(2)对接,且两者之间装有穿孔铡刀(14)。
工作面(4)与二级工台(11)之间具有可升降的定位挡销(18)。
连接头输送槽(3)的下端与垂向气缸(16)驱动的升降块(15)固连,该升降块(15)与直立导轨构成垂向移动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塑胶挤出口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连接头顶压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连接头顶压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春光橡塑软管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春光橡塑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