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井管柱快速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88829.8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王卫星;王丽平;刘淑静;邓辉;宋义峰;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管柱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气井完井与开采管柱,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井管柱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通常的智能完井技术,一般通过控制线实现地面对井下油气层的生产控制,多用普通螺纹旋转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为智能完井技术贡献了力量,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智能完井管串下井过程中,普通螺纹旋转连接容易造成控制线扭曲、折断;②难以和管柱垂直的固定,连接困难;③普通螺纹旋转连接需转动幅度大,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④普通螺纹连接需要旋转的次数多容易造成螺纹连接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井管柱快速接头,采用三角凹凸啮合齿快速连接结构,使控制线尽量在一条垂直线上,使连接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地克服或避免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井管柱快速接头,包括提升短节、上接头、外管、限位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上端部与提升短节相连接,下端部与下接头通过啮合齿连接在一起,上接头的外部连接有外管,下接头的外部安装有限位接头,外管的上部与上接头相连接,下部与与限位接头相连接。
其中,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的啮合处的啮合齿为三角凹凸齿,每隔14°-16°度均匀分布在上接头与下接头的啮合处。所述每个啮合齿的角度R为29°-31°度。所述啮合齿前端半圆弧的半径为1.9mm-2.1mm。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啮合齿的上部和下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在外管与上接头的连接处安装有销钉。所述在外管与限位接头的连接处安装有销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对接速度快,当两个工具对接时,只需稍微转动一下接头就可以实现控制线的连接而不会出现控制线扭转幅度很大的情况;
2、由于啮合齿在接头上是均匀密集分布的,因此,上卸方便快捷,连接时只需要转动很小的角度就可以实现控制线的连接,而不会扭转较大幅度,两个齿处于对顶的极限位置时接头只需转动15度就可以把两个接头连接好。
3、连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图1所示的A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智能井管柱快速接头,包括提升短节1、上接头2、外管4、限位接头5和下接头6。上接头2的上端部与提升短节1相连接,下端部与下接头6通过啮合齿连接在一起,上接头2的外部连接有外管4,下接头6的外部安装有限位接头5,外管4的上部与上接头2相连接,下部与与限位接头5相连接。
上接头2与下接头6的啮合处的啮合齿为三角凹凸齿,每隔14°-16°度,图中表示为15°度,均匀分布在上接头2与下接头6的啮合处。每个啮合齿的角度R为29°-31°度,图中表示为30°度。啮合齿前端半圆弧的半径为1.9mm-2.1mm,图中表示为2mm。上接头2和下接头6啮合齿的上部和下部安装有密封圈7。下接头6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在外管4与上接头2的连接处安装有销钉3。在外管4与限位接头5的连接处安装有销钉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8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田钻井废弃油基泥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 下一篇:速度管柱起管用短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