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处理方法、工件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9006.7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尤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26 | 分类号: | B41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姚开丽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处理方法、工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很多时候需要在产品的外观上添加设计元素, 这些设计元素包括文字、符号、图案、纹理、颜色等。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 端设备的外壳上实现这种文字、符号、图案、纹理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用就 是通过印刷或转印工艺来实现,例如在键盘印刷上字符,在产品的壳体上印刷 上图案等。印刷或者转印工艺制作的图案依赖于油墨层来实现,用户在长时间 的使用后该油墨层会逐渐被磨损,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件处 理方法、工件及电子设备,能够增强产品上图案的扛磨损性,从而提高用户体 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包括升华性油墨的印刷试剂将设计元素印刷在待加工工件上;
对所述设计元素作升华处理,使形成所述设计元素的所述印刷试剂中的所 述升华性油墨以气态分子形式渗入所述待加工工件,从而形成所述升华性油墨 和所述待加工工件一体式的第一工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试剂还包括溶解所述升华性油墨的溶 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设计元素作升华处理具体包括:
对印刷有所述设计元素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印刷试剂中的所 述溶剂挥发,且使所述印刷试剂中的所述升华性油墨从固态升华为气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华性油墨包括热升华性油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设计元素印刷在待加工工件上,包括:
通过网版印刷方式将所述设计元素印刷在所述待加工工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以包括升华性油墨的印刷试剂将设计元 素印刷在待加工工件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预处理;
其中预处理至少包括采用以下任一项工艺:
抛光工艺、除尘工艺、清洗工艺、去静电工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印刷有所述设计元素的待加工工件进行 加热,包括:
将印刷有所述设计元素的待加工工件置于密闭空间内,并对所述密闭空间 内的印刷有所述设计元素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印刷有所述设计元素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90至220 摄氏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压的压力为0.5千克 每平方厘米(kg/cm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密闭空间内进行抽真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升华性油墨包括热升华胶印油墨、热升 华丝印油墨、热升华凹版油墨、热升华墨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升华性油墨和所述待加工工件一体 式的第一工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自然冷却所述第一工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加工工件的材质包括塑胶类材料、金属 类材料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钛合金、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玻璃纤维材 料。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所述工件为通过所述第一方面所 提供的方法制成的工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二 方面所提供的工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处理方法、工件及电子设备,其中,以包括升华 性油墨的印刷试剂将设计元素印刷在待加工工件上;对所述设计元素作升华处 理,使形成所述设计元素的所述印刷试剂中的所述升华性油墨以气态分子形式 渗入所述待加工工件,从而形成所述升华性油墨和所述待加工工件一体式的第 一工件;如此,能够增强产品上图案的扛磨损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工件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工件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