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9675.4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肖进春;胡鹏;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4 | 分类号: | C01D3/04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游先春 |
地址: | 415004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产生 氯气 回收 转化 氯化钠 溶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气的回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是现代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表面处理工艺,然而电镀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氯气,不仅仅污染了空气环境,还严重地危害了生产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的氯气回收方法因处理成本较高,处理装置过于复杂,导致大部分电镀生产企业对氯气的处理不积极,甚至直接对外排放或是任其自然排放。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成本低、处理设备操作简便的工艺方法,有利于提升企业对回收与利用氯气的积极性,对于改善公共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密闭的抽风机,将电镀生产线上的氯气抽出并收集;控制收集池的压力为0.5-1.0MPa,将收集的氯气通过PP管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50-80g/L,碳酸钠20-50g/L,温度45-55℃,碱化时间10-20min;将经过碱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酸洗槽中,酸洗槽中配制硫酸5ml/L,温度45-55℃,酸化时间10-30min;将经过酸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100-200g/L,温度45-55℃,并使其碱化时间达到5-10h,最后形成饱和氯化钠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体现于:
1.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2.使用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去除生产线上的氯气,氯气的转化回收率超过99.5%。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方法对氯气的回收转化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之表述。
实施例1
一种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采用密闭的抽风机,将电镀生产线上的氯气抽出并收集;控制收集池的压力为0.5MPa,将收集的氯气通过PP管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50g/L,碳酸钠20g/L,温度45℃,碱化时间10min;将经过碱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酸洗槽中,酸洗槽中配制硫酸5ml/L,温度45℃,酸化时间10min;将经过酸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100g/L,温度45℃,使碱化时间达到5h,最后形成饱和氯化钠溶液。
经检测,如图1所示,实施例1方法对氯气的回收转化率明显高于现有方法的氯气回收转化率。
实施例2
一种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采用密闭的抽风机,将电镀生产线上的氯气抽出并收集;控制收集池的压力为0.8MPa,将收集的氯气通过PP管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70g/L,碳酸钠30g/L,温度50℃,碱化时间15min;将经过碱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酸洗槽中,酸洗槽中配制硫酸5ml/L,温度50℃,酸化时间20min;将经过酸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150g/L,温度50℃,使碱化时间达到8h,最后形成饱和氯化钠溶液。
实施例3
一种将电镀时产生的氯气回收转化为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采用密闭的抽风机,将电镀生产线上的氯气抽出并收集;控制收集池的压力为1.0MPa,将收集的氯气通过PP管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80g/L,碳酸钠50g/L,温度55℃,碱化时间20min;将经过碱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酸洗槽中,酸洗槽中配制硫酸5ml/L,温度55℃,酸化时间30min;将经过酸洗的气体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气体充入密闭的碱洗槽中,碱洗槽中配制氢氧化钠200g/L,温度55℃,使碱化时间达到10h,最后形成饱和氯化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