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1041.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春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F16L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管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行业、食品行业中,存在大量的粉体输送设备;这些粉体输送设备所输送的物品通常为煤粉、面粉等颗粒非常细小的流体。
这些颗粒细小的粉体,如果出现泄漏,极易造成污染;小颗粒散播到空气中对人身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如果空气中粉体密度较高时,还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包括上筒体、下筒体、管箍、法兰、下端盖、上端盖、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连杆、上连接槽、下连接筒、下密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筒体下端设置有下端盖;下端盖内设置有延伸下筒体的下连接筒;下连接筒外设置有下密封槽;所述下端盖表面设置有上连接槽,上连接槽与下连接筒相配合;所述下端盖和上端盖相接处外设置有管箍。
作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表面设置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
作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上端设置有法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包括上筒体、下筒体、管箍、法兰、下端盖、上端盖、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连杆、上连接槽、下连接筒、下密封槽,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状态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并且,本发明通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及其内的下密封槽,可以对粉体进行充分密封;再经过管箍的固定和密封,保证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随时监测粉体的泄漏情况;保证密封有效,提高现场工人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杜绝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通过设置法兰,便于与其它设备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上筒体、2为下筒体、3为管箍、4为法兰、5为下端盖、6为上端盖、7为第一检测器、8为第二检测器、9为连杆、52为上连接槽、62为下连接筒、63为下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管箍3、法兰4、下端盖5、上端盖6、第一检测器7、第二检测器8、连杆9、上连接槽52、下连接筒62、下密封槽6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2上端设置有上端盖6,上筒体1下端设置有下端盖5;下端盖5内设置有延伸下筒体的下连接筒62;下连接筒62外设置有下密封槽63;所述下端盖5表面设置有上连接槽52,上连接槽52与下连接筒62相配合;所述下端盖5和上端盖6相接处外设置有管箍3。
作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1表面设置有第一检测器7和第二检测器8。
作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1上端设置有法兰4。
本发明的粉体传输管接头结构,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管箍3、法兰4、下端盖5、上端盖6、第一检测器7、第二检测器8、连杆9、上连接槽52、下连接筒62、下密封槽63,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状态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并且,本发明通过上端盖6和下端盖5,及其内的下密封槽63,可以对粉体进行充分密封;再经过管箍3的固定和密封,保证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检测器7和第二检测器8,可以随时监测粉体的泄漏情况;保证密封有效,提高现场工人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杜绝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通过设置法兰4,便于与其它设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春,未经张桂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介质高压旋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钢铁厂用新型煤化工水渣阀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