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1048.4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晖;李晓军;穆总结;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液缸 液压 套管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套管扶正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背景技术
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制约后期油井的采油量,在固井作业中,扶正器作为一种固井工具,其对固井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固井作业多采用刚性扶正器及滚轮扶正器等常规套管扶正器,在水平井段采用常规扶正器下套管进行固井时,存在扶正器下入的摩擦阻力较大、套管不居中和固井水泥环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当套管不居中时,降低了扶正器对套管的扶正效果,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增加了后期生产和作业油气侵的风险。我国国内液压扶正器的研制还处于初级阶段,液压扶正器在现场的应用很少,并且应用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套管扶正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居中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包括套管短节、上液缸筒、下液缸筒、上止退轴套、下止退轴套、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第四限位装置和不少于一片的弹簧片,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与第一限位装置的下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上液缸筒的上部与上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液缸筒下部内侧固定有上环形凸台,上环形凸台的内侧与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上环形凸台上端与上止退轴套下端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形成上液压腔,在套管短节上部有至少一个与上液压腔相通的上径向进液通孔,第四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与第四限位装置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下液缸筒的下部与下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下液缸筒上部内侧固定有下环形凸台,下环形凸台的内侧与套管短节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下环形凸台底端与下止退轴套上端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形成下液压腔,在套管短节下部有至少一个与下液压腔相通的下径向进液通孔,第二限位装置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固定在一起,第三限位装置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上方的下液缸筒内侧固定在一起,在第二限位装置与第三限位装置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固定有固定挡圈,固定挡圈与第二限位装置以及第三限位装置之间均有间距,每一片弹簧片的上部固定在第二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的下部固定在第三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的中部内侧与固定挡圈外侧顶紧在一起,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可有外径小于上液缸筒上部内径的第一环形凹槽,在上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通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一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开口止退环,上开口止退环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一卡扣件,第一卡扣件卡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在上开口止退环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一剪切销钉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有第一配合凹槽,在第一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上开口止退环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或/和,在下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有外径小于下液缸筒下部内径的第三环形凹槽,在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通的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三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三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开口止退环,下开口止退环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二卡扣件,第二卡扣件卡装在第四环形凹槽内,在下开口止退环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二剪切销钉上方的上液缸筒内侧有第二配合凹槽,在第二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下开口止退环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
上述第一配合凹槽下端的上液缸筒内侧可有呈上宽下窄锥台状的上限位锥台;或/和,第二配合凹槽上端的下液缸筒内侧有呈上窄下宽锥台状的下限位锥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