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1213.6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7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洪海林;饶漾萍;饶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市幕山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P7/04;A01N4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茶假眼小 绿叶 生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生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的重要害虫,常年严重危害茶树,假眼小绿叶蝉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茎、嫩叶的汁液危害,受害轻则芽叶失绿、老化,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受害重则顶部芽叶枯焦,茶芽不发,无茶可采。该害虫由于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严重,造成难以防治。化学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茶叶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茶树病虫防治破坏了生态平衡,自然抑制因子受到破坏,害虫抗药性产生,病虫越来越重,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茶叶农药残留。
鱼藤酮是一种来自植物鱼藤根或灰毛豆叶片中的化合物,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生物的呼吸链系统,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在环境中很快降解,不伤害天敌及其它非靶标生物,是一种优秀的生物农药,其缺点是不稳定,加工剂型较少。
白僵菌作为一种广谱性病原真菌,因其具有易于生产、寄主范围广、侵染期长、不伤害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及可贵的流行潜力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的微生物农药之一。
上述两种都是很好的防治虫害的生物农药,具有无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及作物或农产品,对人、畜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的特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的应用,是目前生产上存在的课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041504 A,专利名称为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公开了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原料组成:烟碱10~20%、鱼藤酮2~10%、冬青油20~35%、溶剂35~60%、表面活性剂1~5%。但其制药复杂,取材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降低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少、生产容易、不管是在晴雨天都能防治茶叶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农药。
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是白僵菌、鱼藤酮和糖的水溶液。
所述的组合物的溶液组份的质量比为:80亿/克白僵菌可湿性粉剂0.5%~ 1%,2.5%鱼藤酮乳油0.16%~ 0.32%,红糖0.6%~ 1%,余量为水。
所述的80亿/克白僵菌可湿性粉剂0.6%,2.5%鱼藤酮乳油0.16%,0.5%红糖。
所述的组合物的溶液还有0.01~0.02%的洗衣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白僵菌可用于防治茶叶小绿叶蝉,但它在晴天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不是很好;而鱼藤酮作用机理为抑制生物的呼吸链系统,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下雨天使用时也会降低其药效,限制了它在阴雨天的作用;本发明的主要农药是白僵菌在加入溶剂时与鱼藤酮混用,分别在雨季和旱季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其7天后防治效果分别为92.5%、90.7%,防治效果好,能有效控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为害;本发明中在溶液中加入了微量的洗衣粉作为粘接剂,更加有利于白僵菌附着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虫体上,同时有利于鱼藤酮附着在茶叶上。
该农药能在自然界降解,不污染环境及作物、农产品,对人、畜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害虫对其难以产生抗体,具有无毒、无残留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白僵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
在5-6月降雨多,气温适宜,有利白僵菌的繁殖;设置活孢子80亿/克白僵菌可湿性粉剂300克/667平方米兑水至50公斤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和空白对照两个处理,每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0平方米。试验示范显示白僵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7天后防效为72.25%。
2、研究白僵菌在不适宜环境条件下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在7-8月降雨少,气温高,不利白僵菌的繁殖。设置活孢子80亿/克白僵菌可湿性粉剂300克/667平方米兑水50公斤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和空白对照两个处理,每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0平方米。试验示范显示白僵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7天后防效为53.78%。
3、2.5%鱼藤酮乳油500倍液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设置2.5%鱼藤酮乳油500倍液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和空白对照两个处理,每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0平方米。试验示范显示2.5%鱼藤酮乳油500倍液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其7天后防效为70.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市幕山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咸宁市幕山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