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1419.9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先;丘宏伟;罗骏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充电传输装置,尤其是关于利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无线充电 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装置必须连接于供电电源而获得电力,才得以使用。一般而言, 电子装置皆利用电源线而插接于电源(例如电源插座)以获得电力。随着科技 的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因应使用者的需求而轻薄化,以便于携带。由于电子装 置具有可携带的特性,使得电子装置无法随时仰赖于电源线而获得电力,因此 电子装置内必须设置一充电电池,以提供电力予电子装置。
当电子装置内的充电电池的电量不足时,使用者使用一充电装置对电子装 置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现有充电传输装置具有一连接线,使用者将该连接线 插设于电子装置并将现有充电传输装置插接于电源,使现有充电传输装置可藉 由连接线而传输电源的电力至电子装置中。然而,于充电过程中,由于现有充 电传输装置的连接线的长度有限,使得使用者于电子装置的充电过程中会被连 接线所限制而无法依照其使用习惯操作之或携带其电子装置任意移动。另一方 面,现有充电传输装置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充电,其连接线插接于电子装置的连 接器容易因反复的插拔动作而损耗,以造成其连接线的充电效率低落,而当连 接器损耗严重时,其连接线将无法充电。
鉴于藉由连接线而进行的有线充电方式所带来的困扰,充电技术日益发展, 目前市面上已研发出一种可进行无线充电(WirelessCharging)的无线充电传输 装置。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包括一本体10、一电源线11、一驱动电路12以及一传输 线圈13,而现有电子装置2包括一壳体20、一接收线圈21以及一充电电池(未 显示于图中)。
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中,电源线11显露于本体10之外,用以连接于 一供电源(未显示于图中)。驱动电路12与传输线圈13皆设置于本体10的内 部,且驱动电路12分别连接于电源线11以及传输线圈13,使得驱动电路12被 供电源驱动时提供一电压而产生一电流,且电流通过传输线圈13而产生一电磁 效应,使传输线圈13因应电磁效应而输出磁通量。另一方面,现有电子装置2 中,接收线圈21设置于壳体20内,其可接收来自于传输线圈13的磁通量,使 得该磁通量可被转换为一电力,而充电电池连接于接收线圈21,其用以储存该 电力并使用之。
为了避免电力的浪费,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提供一充电模式以及一侦 测模式,充电模式即为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进行上述充电过程的运作,而 不再赘述。至于侦测模式是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被设定为每经过一段预设 时间(例如100毫秒)被导电而产生电磁效应,且根据现有电子装置2的接收 线圈21是否传输一通信信号而判断本体10上是否有欲充电的现有电子装置2 存在。而当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侦测到本体10上存在有欲充电的现有电子 装置2时,由侦测模式变更为充电模式,以对现有电子装置2进行充电,而不 需省电。
然而,当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处于侦测模式,且现有电子装置2未被 放置于本体10上时,由于本体10上无物体吸收电磁效应所产生的磁通量,且 因短时间内所产生的能量过大,造成电磁波以辐射方式四处散射,散射的电磁 波除了对其他电子装置造成影响之外,亦可能伤害使用者的身体。
因此,需要一种可避免电磁波散射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 可避免电磁波散射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准确操作便捷的无线充电磁力支架
- 下一篇:混合供电装置和混合供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