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1672.4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利军;刘柯;梁雅军;缪寅宵;郭磊;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王朋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雷达 方位 光轴 一致性 调整 方法 | ||
1.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搭建稳定工作平台;
第二步:建立可视装调基准;
第三步:方位机械转动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
第四步:接收光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
第五步:发射光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建稳定工作平台步骤,稳定工作平台包括固定平台、支架、三维调整云台、支撑板、反射镜和调整工装;其中,固定平台用于确保待装调装置在装调的过程中不受外界振动的影响;支架共有两个,均为金属制柱状,底部安装有固定三角支架,两个支架分别放置在固定平台两侧;三维调整云台固定安装在支架顶部,用于安装支撑板;支撑板为金属制板状,支撑板放置在两个三维调整云台的上端面,在其上端面中部开有通孔作为调整工装安装孔,用于安装调整工装;调整工装下部为金属制圆筒状,上部为开由端面与安装面成45度角凹槽长方体,装在支撑板的固定安装在支撑板调整工装安装孔内,用于安装反射镜,将反射镜架高并将反射镜调整至与水平成45度夹角;反射镜安装在调整工装上部的凹槽内,反射镜与水平成45度夹角,用于将水平基准折转到垂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平台采用通用精密光学平台实现,所述的上述金属优选为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可视装调基准步骤,利用经纬仪建立可视装调基准,使反射镜调整至与水平成45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可视装调基准步骤,反射镜45度调整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电子水平仪将固定平台调整至水平;
(2)经纬仪进行自水平调节,然后将标准六面体放到固定平台上;
(3)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直至经纬仪自准直,反射镜调整至与水平成45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位机械转动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步骤,使用方位轴引出工装使方位机械转动轴可视化,调整方位机械转动轴姿态使方位机械转动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位机械转动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装调装置的框架放到固定平台上,然后将标准六面体放到待装调装置框架上方的连接法兰上端面;上述框架内部安装有光路箱,光路箱内部安装有四象限APD探测器、透镜和激光器;透镜安装在光路箱中部,四象限APD探测器安装在透镜下方,四象限APD探测器的光敏面位于透镜的焦点附近;透镜中心上方安装有上端面为45度斜面的柱状体,该柱状体与透镜同轴;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投射到透镜中心上方的柱状体的45度斜面上,经该斜面发射出光路箱;进入光路箱的激光经过透镜汇聚到四象限APD探测器的光敏面上;
(2)通过调节上述框架的姿态,使得经纬仪可以自准直,上述框架调整水平,并固定;
(3)将方位机械转动轴放到与上述框架上方的连接法兰处,通过调整它们的相对位置使得方位轴引出工装的分划板一、分划板二与经纬仪瞄准镜分划板在一条直线上,方位轴与基准轴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光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步骤,将方位机械转动轴放到与上述框架上方的连接法兰处,通过调整光路箱的姿态使得方位轴引出工装装的分划板一、分划板二及四象限APD探测器十字线与经纬仪瞄准镜分划板在一条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方位轴与光轴一致性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光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性调整步骤,调整光路箱中激光束的姿态,使得光斑在四象限APD探测器光敏面的中心处,使接收光轴与可视装调基准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6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水听器的深海水声被动测距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共振射频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