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纸型传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1746.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成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5/00 | 分类号: | B65H15/00;B65H29/52;B65H3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型 传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夹纸型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印刷设备中,输送部的最后阶段是将印品从印刷机上送出并完成收纸工作。为满足一正一反的收纸要求,需将印品先经过翻转阶段完成正向或者反向的输出再进行收纸工作。而一正一反的印品通常是以10至50张为一手纸。为满足不同印品每手纸的厚度要求,现有收纸结构通常设置弹簧用以夹纸进行送纸,但弹簧提供的夹紧力会随着弹簧压缩量的不同出现变化,且易产生弹性疲劳导致夹纸失败,进而造成印品变形、堆放不齐,难以完成理想的收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收纸结构的不足,提供夹纸型传送设备,可实现对印品的夹纸、送纸以及前后左右位置的整理,避免印品出现变形、堆放不齐甚至塌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夹纸型传送设备,包括支架、两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撑柱、上夹板组件、下夹板组件、铰接组件及后压组件,所述上夹板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夹板和竖直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下端设有第一活塞杆,上夹板固连于第一活塞杆的下端,所述下夹板组件包括下夹板、竖直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下端设有第二活塞杆,下夹板位于上夹板的下方,且两者的左右两端均位于两支撑柱之间的区域,所述铰接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轴、第一转动杆及铰接连接件,第一转动杆垂直固连于连接轴的一端上,第二活塞杆的下端通过铰接连接件与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铰接,连接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支撑柱的左右端面,下夹板固连于连接轴上,所述后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撑轴、第二转动杆、倾斜设置的第三气缸及后压板,第二转动杆垂直固连于支撑轴上,第三气缸的下端设有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铰接,后压板固连于支撑轴的中部,所述左右压组件包括左压板、右压板、左第四气缸及右第四气缸,左第四气缸的左端设有左第四活塞杆,右第四气缸的右端设有右第四活塞杆,左压板与右压板左右相对设置,左压板的右端面与左第四活塞杆固连,右压板的左端面与右第四活塞杆固连,左压板和右压板均位于后压板的后方,两支撑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支撑轴的两端、左第四气缸及右第四气缸均固连于支架上。本发明中,支撑架用于支撑两支撑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支撑轴。第一气缸用于控制上夹板的高度位置并提供给上夹板一夹紧力,使上夹板通过与下夹板的配合实现接纸夹纸工作。第二气缸用于控制下夹板的倾斜角度,通过向下翻转下夹板将被夹紧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印品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完成送纸工作。铰接组件用于实现下夹板的向下翻转,使下夹板在第二活塞杆收缩运动中实现翻转与复位工作。后压组件用于整理印品的位置使印品前后对齐;左右压组件用于整理印品的位置使印品左右对齐。
为提高左压板和右压板对印品作用力的稳定性及均匀性,使每一手纸的印品均能左右对齐,进一步地,所述左第四气缸和所述右第四气缸均设有两个。
为提高后压板对印品后压的作用力,使每一手纸的印品均能前后对齐,进一步地,所述后压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相应地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两端。
为提高第一转动杆与连接轴间连接和第二转动杆与支撑轴间连接的稳定性,且避免产生传动失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一端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支撑板架在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上,两支撑板与两轨道均通过齿条啮合。如此,可通过齿条间的传动使两支撑板发生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支架前后移动以辅助上夹板和下夹板实现印品的送纸工作。
为保证后压板能作用于每一手纸印品的后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杆位于所述支撑轴的后方。
为保证第一活塞杆伸缩过程中,铰接连接件与支撑轴间互不影响,提高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成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成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