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附性能的微晶竹炭硅藻土陶器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91750.0 申请日: 2014-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5622054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韦仲华;韦宇洪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新竹大自然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33/13 分类号: C04B33/13
代理公司: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代理人: 罗玉荣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吸附 性能 微晶竹炭 硅藻土 陶器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器制品,具体是一种高吸附性能的微晶竹炭硅藻土陶器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利用竹炭及其他材料组合制成的竹炭陶瓷材料及制品的专利技术。经检索,以“竹炭”and“陶”为关键词搜索国内公开的发明专利,只有极少数专利在专利要求书中对竹炭材料的性能提出具体的工艺要求,其余大多数专利没有说明竹炭原料的技术指标,因此不能充分发挥竹炭的优越性能而影响了竹炭陶器材料的使用效果。

在有关竹炭陶的发明专利中,对竹炭材料提出具体工艺要求的专利有:

发明专利“一种竹炭紫砂珠的制作方法”(公开号CN101311137A)权利要求2是:所述竹炭粉由竹炭在1000-1180℃烧制成。

发明专利“负载磁性金属的表面陶瓷化多孔竹炭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269992)权利要求3是将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的竹片干燥后在扩孔剂中浸泡至少10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竹片在120℃烘干;再在800-1000℃的温度,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炭化1-3小时,制得竹炭片。

上述两项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中仅仅要求原料竹炭的烧制温度分别是“1000℃~1180℃”和“800~1000℃”。在这种温度下烧制出来的竹炭改变不了微晶体的排列,不能形成结晶化竹炭。以这种竹炭材料和其它原料制成的陶器产品,竹炭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抗折强度低,对甲醛、苯酚、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吸附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吸附性能的微晶竹炭硅藻土陶器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吸附性能的微晶竹炭硅藻土陶器制品,是用下述原料及用料重量份配比经混合、炼泥、成型、烧制而成:

微晶竹炭粉10-30

硅藻土粉10-50

紫陶泥粉10-20

粘土10-40。

所述微晶竹炭粉是以竹材经400-450℃炭化,再经850℃活化,最后用1200-1300℃结晶化三个步骤烧制而成,经粉碎制成的微晶竹炭粉,平均粒径为30-100μm。

所述硅藻土粉的平均粒径为10-50μm,其性能特征为:SiO2含量≥95(%),Fe2O3含量≤0.1(%)。

所述紫陶泥粉的平均粒径为10-50μm。

所述粘土为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土、普通粘土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用。

本发明高吸附性能的微晶竹炭硅藻土陶器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用料重量份配比称取微晶竹炭粉、硅藻土粉、紫陶泥粉和粘土;

(2)将上述各原料搅拌混合,研磨成泥料;

(3)将步骤(2)的混合物放入造粒机直接造粒,或置于真空炼泥机中炼泥,放置24小时自然陈腐后按需要造型,得到成型坯料;

(4)将成型坯料自然风干,或置于烘箱设定80~100℃温度烘干;

(5)将干燥的坯料置于窑炉中,在还原气氛缓慢升温至900~1200℃煅烧,保温30~50分钟。

(6)将上述煅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微晶竹炭硅藻土陶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竹炭和硅藻土具有独特的吸附性能和环境净化功能,将竹炭和硅藻土组合制成复合陶器材料,使它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环境净化功能,具有烧成收缩率低,抗折强度大、对甲醛、苯酚、二氧化硫、TVOC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吸附率强,可以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材料、装饰工艺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极大地提高了陶器行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竹炭硅藻土陶粒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竹炭硅藻土成型蜂窝陶器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竹炭硅藻土平板陶器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高吸附性能的微晶竹炭硅藻土陶粒的制备方法,是:

(1)制备微晶竹炭粉:以竹材经400-450℃炭化,再经850℃活化,最后用1200℃结晶化三个步骤烧制而成,经粉碎制成的微晶竹炭粉,平均粒径为30μm,备用;

(2)按用料重量份配比称取微晶竹炭粉10、硅藻土粉45、紫陶泥粉10和粘土35;其中:硅藻土粉平均粒径为30μm,紫陶泥粉平均粒径为1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新竹大自然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新竹大自然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