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型圆弧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1827.4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郝卓;陈亚莉;孙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型圆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零件内侧弧型面与直面交接处的圆角结构称之为曲面圆弧结构,整体结构呈3维形态;目前,曲面圆弧的加工因其在弧面上形成倒圆,控制点位始终处于变化,因此无法使用相同深度值进行加工,加工设备不能直接从内部进行加工;由于始终未完全采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导致数控加工经验、策略的严重匮乏,并由于生产效率等因数的制约,特型圆弧加工一直处于落后水平,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控加工,尺寸仍需要借助钳修进行保证,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加工质量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特型圆弧加工方法,以达到采用全新的加工方法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零件质量,降低成本及劳动者工作强度的目的。
一种特型圆弧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的半径选择所需铣刀;
步骤2、在画图软件中构建被加工零件和所需铣刀的模型,并将铣刀模型与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对应放置;
步骤3、确定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两端渐变为直线的两个边界点,分别过两点做圆弧的切线,获取量切线的交点;
步骤4、确定切线交点与铣刀驱动面之间的距离、切线交点与铣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步骤5、在UG软件中,以切线交点与铣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作为铣刀的半径,以切线交点为顶点,以两切线为边做圆弧的尖边模型;
步骤6、将圆弧的尖边模型作为加工轮廓,采用固定轴加工方式,在UG软件中形成加工轨迹;
步骤7、根据切线交点与铣刀驱动面之间的距离对加工轨迹进行修正,即使铣刀沿刀长向被加工零件中心方向进行补偿,获得最终加工轨迹;
步骤8、根据获取的最终加工轨迹控制机床,对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进行加工。
所述的特型圆弧为零件内侧弧型面与直面交接处的圆角结构。
本发明优点:
本发明一种特型圆弧加工方法,该项技术通过分析成型刀切削点特性,采用全新的加工方法实现曲面圆弧结构的加工;实现从原有的钳修保证到完全的数控加工,在保证尺寸精度的同时,在生产效率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加工质量、表面光度方面也得到了有效保证,在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的同时,更摆脱了旧加工方式的落后局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特型圆弧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型铣刀与零件内壁圆弧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型铣刀控制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铣刀轨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实际加工对刀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特型圆弧为零件内侧弧型面与直面交接处的圆角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进行加工,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延伸机匣观察窗内壁的半径选择所需铣刀;
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工曲面圆弧时选择成型铣刀,成型铣刀的选择应当满足曲面圆弧的R值要求,同时应在保证刀具强度的前提下选择尽量长的悬长,R型两侧的设计应为圆弧点切向延展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选成型铣刀刀头直径为23mm。
步骤2、在CAD画图软件中构建延伸机匣观察窗和所需铣刀的模型,并将铣刀模型与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对应放置;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CAD画图软件中准确绘制零件截面同刀具截面间的位置关系,保证刀具R角位置同曲面圆弧R角位置完全重合,图2中,①为曲面圆弧,②为成型铣刀,③为零件内壁圆弧(实际直径);
步骤3、确定延伸机匣观察窗的内壁两端渐变为直线的两个边界点,分别过两点做圆弧的切线,获取量切线的交点;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控制点位随型面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控制点的合理定义能有效地将二维位置关系同软件衔接起来,产生关联的数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点的定义为R角两侧切线结构在刀具内部的交点a,该位置设定为控制点更便于在软件中对驱动点的调整;
步骤4、确定切线交点与铣刀驱动面之间的距离、切线交点与铣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步骤5、在UG软件中,以切线交点与铣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作为铣刀的半径,以切线交点为顶点,以两切线为边做圆弧的尖边模型;
步骤6、将圆弧的尖边模型作为加工轮廓,采用固定轴加工方式,在UG软件中形成加工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1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