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2036.3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6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大场健弘;山田裕一;伊藤慎悟;永田省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D3/036 | 分类号: | G01D3/0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戚传江;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一种传感器,抑制密封构件的热劣化和引线因内筒而损伤。具备传感器元件、主体配件、配置在分离器的后端侧且具有固定在外筒的内侧的筒状部及向径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的内筒、自身的朝前端面与内筒的伸出部抵接且与分离器分离并容纳在外筒内的密封构件(50)和引线(68),密封构件具有通气孔(50h)以及比通气孔靠径向外侧的引线孔(51h),引线插通在伸出部设置的外侧贯通孔(41h)及引线孔而被引出,在轴线方向上观察时,外侧贯通孔的内径(d1)大于引线的外径(d2),且外侧贯通孔的周缘(41p)比密封构件的朝前端面处的引线的外周缘(68p)在全周上位于径向外侧,在通气孔中插入有防水性的通气过滤器(5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后端部具有密封构件,且检测特定气体成分的浓度的气体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提高汽车发动机等内燃机的燃油消耗率及进行燃烧控制的传感器,公知有检测排出气体中的氧浓度的氧传感器及空燃比传感器。
作为这种传感器,一般采用将进行特定气体的浓度检测的传感器元件保持在主体配件上,并将配置在传感器元件的后端侧的表面上的电极取出部(电极片)使用筒状的陶瓷制分离器来包围的构造。并且,安装在分离器上的端子配件与传感器元件的各电极片分别电连接,比分离器靠后端侧配置有橡胶制的索环(密封构件),分离器及索环被金属制的外筒覆盖。此外,在端子配件上连接引线,引线通过索环的引线孔引出到外部。
并且,通过压紧外筒的后端侧,索环将分离器朝向前端侧弹性地按压,在索环与分离器的前端侧的保持配件之间保持分离器。
然而,若索环与分离器直接接触,则来自暴露于高温排出气体的传感器元件的热传递到分离器,达到高温的分离器的热传递到索环,从而存在加速索环的劣化的可能性。
因此,通过使索环与分离器分离,能够减少从分离器向索环传递的热量。作为具有这种结构的传感器,公开有如下传感器,即将成为金属制的内筒的罩子在外筒的内侧设置在索环与分离器之间,将罩子的朝后端面(基部)抵接于索环的朝前端面(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5517号公报(图1、图5)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在罩子上开口大径的中心孔,通过该开口向分离器侧延伸有引线。另一方面,比索环的引线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多个通气过滤器沿着周向配置在索环内。因此,将罩子的中心孔的直径设为小于排列有通气过滤器的圆周的直径,通过比罩子的中心孔靠径向外侧的伸出部从前端侧卡止通气过滤器。但是,外筒被传递有排出气体侧的热而成为高温,因此若像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那样将通气过滤器设置在索环的外周侧,则外筒的热传递到过滤器,存在通气过滤器劣化的可能性。进一步,为了在索环内容纳通气过滤器,需要在索环上设置比较大径的贯通孔。在这种情况下,在压紧索环来将通气过滤器固定在贯通孔内时,若贯通孔位于索环的外周侧,则难以稳定的进行压紧,存在通气过滤器的密封性下降的可能性。
并且,在该构造的罩子中,即使在比索环的引线孔靠径向内侧配置通气过滤器,由于在罩子的中心侧没有设置从前端侧卡止通气过滤器的伸出部,因此存在通气过滤器向前端侧脱落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为了实施上述热对策等,在罩子的中心侧设置卡止通气过滤器的伸出部的情况下,需要比罩子的中心靠径向外侧开口供引线插通的贯通孔。然而,若不采取防止该贯通孔与引线干扰的对策,则贯通孔的开口缘部与引线接触,存在损伤引线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在密封构件与分离器之间设置内筒来抑制密封构件的热劣化,并且比引线靠径向内侧在密封构件上保持通气过滤器时,能够抑制引线因内筒而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2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网络的监控方法
- 下一篇:跟车导航方法及系统、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