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及压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92182.6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帅;丁旭双;李东升;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丹阳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张线夹压接 装置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电缆施工用耐张线夹的液压连接,具体地说是一种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及压接工艺。
背景技术
架空电缆施工中用的耐张线夹通常需要对线夹的圆形金属管表面进行压接处理,然而由于圆形金属管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硬度更高的钢模的挤压之下,发生变形明显;另外圆形金属管和钢模之间是直接接触的,压接时,采用传统的模具进行压接处理,钢模相向运动时,在与圆形金属管管接触的四个切面上产生的阻力,作用在圆形金属管上的摩擦力使圆形金属管表面的材质产生了位移,并使A、B、C、D四个区域的金属材料向开口方向挤压堆积,由此产生了飞边毛刺现象,同时采用传统的压接工艺,需要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然后向一端进行施压,相邻两模至少应重叠5mm;钢管全部压完后清除飞边,检查合格;继续在钢管印记处对准压模边压第一模,然后朝铝管口方向侧压第二模,从第二模开始,相邻两模至少应重叠5mm,压接完成后,进行压接尺寸检查,锉去飞边毛刺,对有弯曲的压接管在规程允许范围内进行校直,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底与钢锚印记A重合为止,由此可见,传统的这种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工艺用时较长;耐张线夹传统压接工艺的主要工序流程和各工序的用时统计,在主要工序中存在两个关键工序(钢管全部压完后清除飞边,检查合格)和(压接完成后,进行压接尺寸检查,锉去飞边毛刺),这两个工序各占5分钟时间,占总用时的1/3;
2、传统工艺加重了耐张线夹的电晕损耗;工序中对耐张线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对耐张线夹表面的二次处理,使耐张线夹的表面更易发生电晕;
3、传统工艺压接的耐张线夹有飞边毛刺,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工时、损耗低、外表美观的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及压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包括能够相向运动的两个模体以及能够位于两个模体内圆形金属管,两个模体对合后能够形成一个六边形的内腔,圆形金属管外套有塑料保护套,两个模体对合后通过塑料保护套使圆形金属管外表面挤压形成边角结构。
所述圆形金属管为钢管或铝管。
所述模体为钢模。
一种耐张线夹的压接工艺,包括准备工作、剥铝股、穿钢管、压钢管、穿铝管、压铝管工序,压钢管步骤中,首先,整理钢管的塑料保护套,用上述耐张线夹压接装置进行压模,其次,第一模压好后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然后向一端进行施压第二模,相邻两模至少应重叠5mm;压铝管步骤中,首先,整理铝管的塑料保护套,在压好的钢管印记处用上述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对准压模边压第一模,然后朝铝管口方向侧压第二模,从第二模开始,相邻两模至少应重叠5mm,对有弯曲的压接管进行校直,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底与钢锚印记重合为止。
采用上述的结构和工艺后,由于设置的合模内腔为六边形的两个模体以及圆形金属管外套有塑料保护套,压接钢管、铝管前,分别用塑料保护套将管件保护起来,液压压接时连带塑料保护套一起压接,通过设置的塑料保护套降低了摩擦力,完全消除了毛刺飞边现象,其对应的工艺中,省略了传统两个关键工序,节省10分钟时间,使原来压接一个耐张压接管的时间从30分钟降为20分钟;减少铝管表面的打磨破坏,铝管表面保持自然光滑,降低电晕损耗;压接后的耐张线夹没有产生飞边毛刺,提高了耐张线夹的整体美观度;不会产生铁粉和铝粉等废弃物,不产生土壤污染,降低导线电晕节能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耐张线夹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及压接工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包括能够相向运动的两个模体1以及能够位于两个模体内圆形金属管2,两个模体对合后能够形成一个六边形的内腔3,圆形金属管2外套有塑料保护套4,两个模体1对合后通过塑料保护套4使圆形金属管外表面挤压形成边角结构,其中,本发明中所说的模体为钢模,所说的圆形金属管既可以为钢管,也可以为铝管,由此满足压接过程中,对压钢管、压铝管工序的要求。
一种耐张线夹的压接工艺,包括准备工作、剥铝股、穿钢管、压钢管、穿铝管、压铝管工序,压钢管步骤中,首先,整理钢管的塑料保护套,用上述耐张线夹压接装置进行压模,其次,第一模压好后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然后向一端进行施压第二模,相邻两模至少应重叠5mm;压铝管步骤中,首先,整理铝管的塑料保护套,在压好的钢管印记处用上述耐张线夹压接装置对准压模边压第一模,然后朝铝管口方向侧压第二模,从第二模开始,相邻两模至少应重叠5mm,对有弯曲的压接管进行校直,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底与钢锚印记重合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丹阳市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丹阳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2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鱼增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齿氮氧配体的甲基铝配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