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球物理的近地表三维速度场研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2784.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潘懋;曾齐红;高中博;谢兴;李魁星;张友焱;胡艳;刘松;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球物理 地表 三维 速度 研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地球物理的近地表三维速度场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研究区的区域地质和研究内容,获取所述研究区的地质信息;
对获取的地质信息,按照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得到基础资料数据库;
根据所述基础资料数据库中的资料,确定不同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对所述研究区近地表地层速度的影响;
根据所述基础资料数据库中的资料,结合确定的不同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对所述研究区近地表地层速度的影响,分析确定所述研究区的现场数据收集区域;
收集确定的现场数据收集区域的遥感数据,根据收集的所述遥感数据,建立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
根据所述基础资料数据库和所述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确定近地表调查初测位置和近地表初测方案;
按照确定的近地表调查初测位置和近地表初测方案,进行施工,获取现场施工数据;
根据获取的现场施工数据对所述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进行调整,直至所述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中的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
在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的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地表地质同波速分层相协调的地质与速度场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研究区的区域地质和研究内容,获取所述研究区的地质信息,包括:
从地质图、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微测井数据数据、钻孔数据、探地雷达数据、遥感雷达图像、遥感照片、野外实地考察获得的记录、当地气温信息、当地降水信息、地下含水层分布信息、地下水位变化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获取所述研究区的地质信息;
其中,所述研究区的地质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地层、构造、风化、水文特征和气候条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地质信息,按照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得到基础资料数据库,包括:
按照数据来源将获取的地质信息分为以下6个大类:基础地质图件、勘察数据、遥感影像数据、野外考察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
以划分后的6个大类作为逻辑结构,建立所述基础资料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岩性、密度、孔隙度、水饱和度、压强、风化作用和低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收集的所述遥感数据,建立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包括:
确定分界线的划分标准;
根据所述划分标准,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初步遥感解译,划分分界线;
在划分的分界线的基础上,外推出边界界限;
根据外推出的边界界限,建立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现场施工数据对所述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进行调整,直至所述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中的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包括:
根据获取的现场施工数据验证确定的地质要素概念模型与预定预期值之间的差值;
如果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则调整不同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对所述研究区近地表地层速度的影响;
根据调整后的不同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对所述研究区近地表地层速度的影响,重新建立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直至建立的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中的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调整后的不同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对所述研究区近地表地层速度的影响,重新建立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的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建立波速要素和地质要素的关联关系;
根据建立的波速要素和地质要素的关联关系,对所述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的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的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地表地质同波速分层相协调的地质与速度场模型,包括:
在地质要素同波速相适应的三维地质要素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初步的速度场模型;
分析所述初步的速度场模型,确定近地表探测方法和方案;
根据所述近地表探测方法和方案搜集近地表数据;
根据搜集的所述近地表数据,对初步的速度场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地表地质同波速分层相协调的地质与速度场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27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语音包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址检测方法及网址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