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92889.7 申请日: 2014-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4355067B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发明(设计)人: 蔡黎明;查卿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5G29/00 分类号: B65G29/00;B65G47/26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代理人: 曹毅
地址: 215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真空 血管 全自动 输送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可应用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真空采血管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是医学上进行血液检验上常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每年的消耗量超过60亿支,尤其在一些三甲医院的住院部,每天要用真空采血管的相当惊人。目前医院只能靠人力对成箱的真空采血管拆分,并贴上标签,属于重复劳动,容易使人疲劳。

专利CN201120270332.3所提出的方案,虽然提出了一种真空采血管的标签全自动粘贴机,但仍然要求有人力将真空采血管整齐的放进料斗中,否则容易发生采血管卡滞等现象,仍然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该装置可以完成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单体运送,效率高,添入真空采血管时,只需打开真空采血管的包装倒入料斗中,由两个离心盘完成真空采血管的单独分离,最终单个的真空采血管落入单个的落管槽,再通过下方的换向装置使得真空采血管落下时,管口朝向统一。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包括料斗,还包括设置于料斗下方的第一离心盘、圈接于第一离心盘外圆周的第二离心盘,沿所述第二离心盘外缘下方设有一圈链条,所述链条上均匀设有一圈若干个落管槽,所述落管槽的环面下端至少设有一个换向装置,所述链条通过下方的链轮及链条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离心盘和第二离心盘通过下方连接的离心电机驱动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心盘和第二离心盘的上表面沿中心向外缘倾斜,形成向下的斜坡。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装置由采血管换向槽(10)、计数传感器、电路板和落下管组成,所述采血管换向槽为一长槽体并且设置在上部,其顶部开口对应落管槽下端,采血管换向槽下方的通路旁依次设有计数传感器和电路板,在通路最下端设置有落下管。

进一步的,所述采血管换向槽顶部设有斜长槽开口,斜长槽的斜板在采血管换向槽槽体上部形成卡口,卡口上方的槽体形成卡帽腔,卡口下方的槽体形成容管腔,容管腔的一端连通下方的落下管。

进一步的,所述落管槽为斜槽,其与第二离心盘的母线成2度至8度的角度,保证每个管槽每次只收集一个真空采血管,且使得真空采血管能落入其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了真空采血管的添加方式,无需人力将真空采血管摆放整齐,可直接打开真空采血管包装箱然后倒入料斗中。

2、离心盘的斜坡及双层旋转功能,使每个真空采血管可以轻松进入落管槽。

3、落管槽的斜槽结构保证每次只收集一个真空采血管,防止在换向机构中发生卡滞现象。

4、换向装置将真空采血管的输出进行了统一处理,输送出来的每个真空采血管都是管帽朝上,利于医生或者护士对真空采血管进行收集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个离心盘与离心电机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换向装置的侧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换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1、料斗,2、第一离心盘,3、第二离心盘4、落管槽,5、离心电机,6、链条电机,7、链轮,8、链条,9、换向装置,10、采血管换向槽 11、计数传感器,12、电路板,13落下管,14、第一齿轮副,15、第二齿轮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包括料斗1,还包括设置于料斗1下方的第一离心盘2、圈接于第一离心盘2外圆周的第二离心盘3,沿所述第二离心盘3外缘下方设有一圈链条8,所述链条8上均匀设有一圈若干个落管槽4,所述落管槽4的环面下端至少设有一个换向装置9,所述链条8通过下方的链轮7及链条电机6驱动,所述第一离心盘2和第二离心盘3通过下方连接的离心电机5驱动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离心电机5通过第一齿轮副14连接驱动第一离心盘2,离心电机5通过第二齿轮副15连接驱动第二离心盘3。

所述第一离心盘2和第二离心盘3的上表面沿中心向外缘倾斜,形成向下的斜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心盘2和第二离心盘3的母线与水平面夹角皆为20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2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