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质谱的离子光路静电汇聚偏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2900.X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蒋吉春;陈平;花磊;齐雅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22 | 分类号: | H01J49/22;H01J49/06;H01J49/2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子 静电 汇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分析仪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质谱中离子束汇 聚整形并能控制其路径的静电汇聚偏折装置。
背景技术
质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一般要求质量分析器工作在高真空 下,而质谱的电离源一般工作气压高于质量分析器,所以一般电离源 置于质量分析器之外,从而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离子引入方式。传统 的旋转对称单透镜离子光学系统,能够将发散的离子束进行准直、汇 聚引入质谱,但是由于其离子传输路径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一些需要 偏折离子路径的特殊需求。
多次反射质谱是一种通过增加飞行时间提高分辨的高分辨质谱。 在多次反射质谱中,离子的飞行距离一般都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在如 此长的飞行距离下,电极微小的边缘电场效应最终都会累加成巨大的 像差,是影响多次反射质谱分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将离子束通 过合适的引入和引出方式避开电极的边缘场效应区域,对多次反射质 谱的高分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质谱的离子光路静电汇聚偏折 装置,可以精确控制离子束进行任意角度的偏折引入和引出,并且具 有很好的汇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质谱的离子光路静电汇聚偏折装置,包括两组偏转汇聚 透镜组和位于它们之间的一组扇形圆柱偏转透镜组;
偏转汇聚透镜组由两个中空的圆筒状端电极和偏转汇聚电极组 成;两个端电极和偏转汇聚电极同轴设置,偏转汇聚电极处于两个端 电极之间,偏转汇聚电极是由一个中空的圆筒被一平板沿轴线切割成 两个径向截面为弧形的对称体;
扇形圆柱偏转透镜组是由一个横截面为扇形的柱体,即扇形的柱 体是由扇形平面沿垂直于扇形平面的纵向方向拉伸而成,扇形的柱体 被一个中空的圆筒沿纵向切割成两部分(沿纵向方向观察,保证切割 圆筒的中心与扇形圆弧的圆心重合),一部分横截面为弧形的称之为 外扇形偏转电极,另一部分横截面为扇形的称之为内扇形偏转电极;
沿纵向方向观察,以半径为R0且与内扇形偏转电极和外扇形偏 转电极同心的圆弧称之为中心弧线,中心弧线位于内扇形偏转电极和 外扇形偏转电极之间,R0为外扇形偏转电极靠近圆心的内圆弧半径和 内扇形偏转电极半径之和的一半;
两个偏转汇聚透镜组的轴线分别与扇形圆柱偏转透镜组的中心 弧线相切。
两个端电极和偏转汇聚电极之间间隔相等并且相互之间绝缘。
汇聚偏转透镜组中偏转汇聚电极为两片全等的扇形圆环电极组 成;两片扇形圆环电极轴对称并相对放置,组成内径与端电极内径相 同的带有两个对称缺口的圆环;两片扇形圆环电极之间相互绝缘设 置。
汇聚偏转透镜组中两个端电极轴向长度为5~100mm,内孔直径 为1~50mm;偏转汇聚电极轴向长度为5~100mm,内孔直径为 1~50mm,两片扇形圆环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1mm~5mm;两个端电 极和偏转汇聚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1mm~10mm。
扇形圆柱偏转透镜组中外扇形偏转电极和内扇形偏转电极具有 相同的弧度角并同心放置同时确保两者所形成的弧度角重合;外扇形 偏转电极靠近圆心的内圆半径为1~200mm,内扇形偏转电极半径为 1~200mm且小于外扇形偏转电极靠近圆心的内半圆半径;扇形圆柱 偏转透镜组具有matsuda板结构。
汇聚偏转透镜组中偏转汇聚电极的两片扇形圆环电极分别施加 电压(V0+Vp/2)和(V0-Vp/2),V0为两片扇形圆环电极的平均电压, 其中平均电压V0与端电极上所施加电压的幅值或极性不同,实现离 子束的准直、汇聚,Vp为两片扇形圆环电极的电位差,用于控制离 子束的偏转。
离子束可以平行于端电极轴线准直入射进入一个汇聚偏转透镜 组,汇聚或偏转汇聚出射;或与端电极轴线呈锐角入射(角度范围由 端电极尺寸规格决定)进入一个汇聚偏转透镜组,汇聚或偏转汇聚出 射。
通过以汇聚偏转透镜组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旋转偏转汇聚电极, 不但可以实现同一二维平面内离子束的偏折,同时还可以实现三维度 空间的离子束的偏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2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泡旋转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提高栅网离子阱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