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灯壳的带有工装的环形涂胶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3039.9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亚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灯 带有 工装 环形 涂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灯灯壳的涂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灯壳的带有工装的环形涂胶台。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有上灯壳和下灯壳组合而成,在两种灯壳生产完毕后需对两个灯壳进涂胶粘结,由于汽车车灯灯壳的严密性,需对其进行高度严密的涂胶粘结压合,人工无法达到那样的要求,所以生产中采用机器人进行涂胶,涂完胶需进行压合,这两个工序务必需结合的很好,生产中需要一个辅助的装置来对这两个工序进行结合,并且由于车灯灯壳有左右之分,需两个工装进行安装,但生产中采用两个工装不仅效率慢,还浪费时间和成本,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壳的带有工装的环形涂胶台,采用环形的转盘分成四个操作台每个操作台对应一个工位,并且一个放料工装可放左右两种车灯灯壳,无需两个工装,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壳的带有工装的环形涂胶台,包括有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组,旋转电机组上方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电机组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上中间设置有中间框,中间框呈正方形其四角往四周设置4个分隔板,4个分隔板将旋转盘分隔成4个大小相同的操作台,其中右侧的操作台对应涂胶工位,下侧的操作台对应压合工位,左侧的操作台对应下料工位,上侧的操作台对应上料工位;每个操作台上均设置有放料工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放料工装包括有底板,底板上两侧边边沿的中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底板上两侧边边沿的前侧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三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底板上前侧中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五定位块和第六定位块,底板上后侧边沿设置有滑行轨道,滑行轨道上设置有滑行块,滑行块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滑行柱,滑行柱顶部两侧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七定位块和第八定位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第四定位块、第六定位块和第七定位柱构成一个安装工位,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块、第五定位块和第八定位块构成另一个安装工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与底板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旋转盘,将旋转盘通过分隔板分隔成四个相同的操作台,四个操作台对应四个工位,分别为涂胶工位、压合工位、下料工位和上料工位,通过转动电机组带动旋转盘转动,四个操作台便转动,涂胶工位完毕后转动到压合工位,压合完毕后进行下料,下料完毕后进行上料,上料完毕后进行涂胶,如此反复循环便可高效快速的进行涂胶压合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四个操作台上均设置有放料工装,放料工装设置对称的定位块进行定位,并且设置滑行轨道来设置滑行柱,在滑行柱上设置一组对称的定位块根据灯壳的左右种类滑动滑行柱来调节成所需灯壳的定位形状,一个工装便可实现两个工装的功能,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以高效的对左右车灯灯壳进行涂胶压合,并且1个放料工装可实现两个工装的作用,适用于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放料工装的正视图。
其中:1-底座,2-支撑座,3-旋转电机组,4-旋转盘,5-中间框,6-分隔板,7-操作台,8-放料工装,9-底板,10-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块,13-第四定位块,14-第五定位块,15-第六定位块,16-滑行轨道,17-滑行块,18-固定板,19-滑行柱,20-第七定位块,21-第八定位块,2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