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3439.X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延平;杨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桌面 布局 数据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屏共享下桌面布局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解析从第一设备传输的图像中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所述图像的尺寸以其在第一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为界,所述与屏幕像素无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第一屏幕为所述第一设备具有的屏幕;
B、根据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横向尺寸和所述纵横比,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生成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二屏幕尺寸的最大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屏幕为第二设备具有的屏幕;
C、移动所述最大矩形区域,使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
D、根据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及纵向上的距离、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及纵向尺寸、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与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之比,计算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具体的,按照公式x2=wMax×xRatio+xMax计算x2、按照公式y2=hMax×yRatio+yMax计算y2、按照公式w2=wMax×wRatio计算w2以及按照公式h2=hMax×hRatio计算h2,所述w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所述xRatio为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横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x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横向上的距离,所述h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所述yRatio为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左上角顶点纵坐标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yMax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屏幕的几何中心重合时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与第二屏幕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在纵向上的距离,所述wRatio为所述第一屏幕的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横向尺寸之比,所述hRatio为所述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与所述第一屏幕的纵向尺寸之比,所述x2为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所述y2为所述第二屏幕上占用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顶点的纵坐标,所述w2为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所述h2为矩形区域的纵向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按照公式w’Max=hp/aspectRatio和公式h’Max=wp×aspectRatio分别计算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横向尺寸w’Max和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名义纵向尺寸h’Max,所述h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纵向尺寸,所述wp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横向尺寸,所述aspectRatio为所述第一屏幕的纵横比;
B2、根据所述w’Max与所述wp的尺寸关系以及所述h’Max与所述hp的尺寸关系,分别将所述w’Max和所述h’Max适配为所述最大矩形区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4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I框架的焦点移动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高速海量数据存储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