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3483.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田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35/00;A61K35/36;A61K35/56;A61K35/64;A61K35/5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抗肿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有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发生过度增生及异常分化而成的新生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机体出现肿块、疼痛、病理性分泌物、溃疡、出血、发热、咳嗽、身体乏力等。一旦肿瘤形成,尤为恶性肿瘤,其生长为自主性,通过细胞分裂遗传给子代,生长相对不受机体限制,生长旺盛,且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对机体造成危害。
现代医学在抗肿瘤方面的方法和药物很多,临床治疗肿瘤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但是放疗或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必然要杀伤人体的大量正常细胞,产生各种毒副反应,如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免疫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放射性或化学性炎症等,加上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很多体弱患者及经济条件不足患者望而却步,也贻误病情。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用来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我们发现利用多种中草药煎制而成的中药制剂用来治疗恶性肿瘤,无论是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抗肿瘤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有效缓解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消除病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抗肿瘤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肿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黄药子20-30克、八月扎10-20克、海藻10-20克、川芎10-20克、柴胡10-20克、枯草10-20克、红花10-20克、浙贝10-20克、三棱10-20克、鳖甲8-15克、乌蛇8-12克、生牡蛎8-12克、皂刺8-12克、菊花8-12克、天葵子8-12克、甲珠8-12克、僵蚕8-12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黄药子20克、八月扎10克、海藻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枯草10克、红花10克、浙贝10克、三棱10克、鳖甲8克、乌蛇8克、生牡蛎8克、皂刺8克、菊花8克、天葵子8克、甲珠8克、僵蚕8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黄药子25克、八月扎15克、海藻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枯草15克、红花15克、浙贝15克、三棱15克、鳖甲12克、乌蛇10克、生牡蛎10克、皂刺10克、菊花10克、天葵子10克、甲珠10克、僵蚕10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黄药子30克、八月扎20克、海藻20克、川芎20克、柴胡20克、枯草20克、红花20克、浙贝20克、三棱20克、鳖甲15克、乌蛇12克、生牡蛎12克、皂刺12克、菊花12克、天葵子12克、甲珠12克、僵蚕12克。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30剂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2~3天,再行下1个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黄药子,味苦,性平;归肝、心经。具有化痰消瘿,止咳止血之功效。
八月扎,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海藻,味苦、咸,性寒;归肺、脾、肾、肝、胃经。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
枯草,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软坚散结之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浙贝,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效。
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鳖甲,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效。
乌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活络,安神定惊之功效。
生牡,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功效。
皂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拔毒排脓,活血消肿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未经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易滑落、有卡通图案的芳香包
- 下一篇:一种安全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