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3515.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卢庆庆;谭建华;闫炳芳;李海涛;陈玉桂;张勇;邵巍;陈有明;修云明;王泽彬;万亿平;谢瑞安;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2 | 分类号: | F16N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注脂泵退油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过程 中,往往要对这些机械设备上的各类阀门进行注脂,以保证阀门的润滑。 具体可以通过手动注脂和机械注脂两种方式,将阀门润滑脂注入阀门密封 界面。
液压注脂泵是一种常用的机械注脂设备,利用压缩空气推动油缸内的 液压油,经由液压泵连接管进入活塞缸的尾端,进而液压油推动活塞缸内 部的活塞向活塞缸的顶端移动,将位于活塞缸顶端的阀门润滑脂注入阀门 密封界面。
在现有技术中,若阀门润滑脂用尽时,活塞位于活塞缸的顶端,需要 人工向活塞缸的尾端推动活塞,以利用活塞推动活塞缸内的液压油经由液 压泵连接管退回至油缸。但是,由于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推动活塞,因此, 在进行退油时,往往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成,人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 注脂泵退油人力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液压注脂泵 包括活塞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缸体中远离所述活塞的尾端和所述活塞所构成 的密闭空间内容置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包括:撑杆、压杆和 刚性拉绳;
所述撑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活塞缸体,并顶住所述活塞;
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撑杆相铰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用于施加使得所述撑杆 向所述活塞缸体的尾端推动所述活塞的作用力;
所述刚性拉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缸体的尾端和所述压杆连接。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撑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压杆的 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压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 扣合。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撑杆为内部形成空腔的圆管;所述 圆管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空腔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撑杆为实心刚性杆;所述撑杆上 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第一凹槽。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压杆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刚性 拉绳的一端呈圆环状套在所述压杆外周,并卡合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刚性拉绳为钢丝绳。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1-3mm。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套设有橡胶套。
如上所述的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的外壁形成有防滑 纹。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方法,液压注脂泵包括 活塞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缸体中远离所述活塞的尾端和所述活塞所构成的密 闭空间内容置有液压油,撑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活塞缸体,并顶住所述活塞;压杆 的一端与所述撑杆相铰接;刚性拉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杆和所述活塞缸体的尾端 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压杆的另一端施加使得所述撑杆向所述活塞缸体的尾端推动所述活塞 的作用力;
当所述液压油在所述活塞的推动下,从所述活塞缸体退回至与所述活塞缸 体相连通的油缸时,停止施加所述作用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和方法,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包 括撑杆、压杆和刚性拉绳,撑杆的一端插入活塞缸体,并顶住活塞,压杆的一端 与撑杆相铰接,压杆的另一端用于施加使得撑杆向活塞缸体的尾端推动活塞的作用 力,刚性拉绳的两端分别与压杆和活塞缸体的尾端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压 杆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撑杆向活塞缸体的尾端推动活塞,进而由活塞推 动液压油退回至油缸内,因此,该装置仅需施加一个作用力,又由于利用了杠杆原 理,增大了力矩,极大减小了该作用力的大小,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撑杆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注脂泵退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降噪制动阀油液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脑支架